这本书是以为90岁的老人的真实经历,从20岁到90岁高龄,从事心理(精神科)医生工作将近70年。身材娇小,却发出温暖感人,充满慈爱的话语。在她的身上,看碰不到任何执念。
由一句话作为开篇的前言:我觉得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现实和自己的心情之间找到平衡点,简单来说,就是如何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值得,过得欢喜。 全书一共用六章 。
第一章,工作是为了什么;第二章,不要期待过多,对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第三,恰到好处的人际关系;第四,让心归于平静;第五,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之道;第六,简单生活每一天。
第一章的主题围绕工作展开,我们都是为了钱工作,这个是理所当然的,且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认为我们不适合某些工作,但是在瞎想的时候,先试着去做总比瞎想强,另外工作的去留总是自己决定,别人无从干涉.
第二章,围绕放下期待,其实期待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一旦对人有期待,当别人达不到你的期待,就是痛苦的开始,不去强求外在的人事改变,把心力放在‘‘自己如何才能快乐生活’’,即便是家人也要分清楚彼此,强迫他人,对方和自己都痛苦;不要认为别人的给与是理所当然的,感谢你得到的,并且不要奢求更多。尊重别人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机会源于偶然,如果有人助力,就顺势而为。
如果有人让你特讨厌,心生痛苦,甚至产生心理障碍,那么就果断分开就好了。别人的给予并非理所当然,让别人按照你的所言所思去做不符合人之常情。人际关系是无法预测的,由于时间或距离的原因不能见面,缘分也会变浅,如果意识到自己始终是一个人,就不会对别人心存太多的期待,生活中我有过孤单和不安的时候,不管怎样,我也要活下去。
第三章,恰到好处的人际关系,有人倾听烦恼就能让你感到轻松,争执之后先道歉才是胜者,如果遇事就发飙,你将无法立足;交朋友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通过权衡得失来交往是不可取的;和那个人该交往还是远离,不要急于寻找答案,调整心理距离感就够。 自己与对方褒词一定的距离感,工作环境得以改善,工作效率也会提升。 心灵的沟通,其实就是把自己放到与对方平等的位置,倾听对方的心世界。要尽量抛弃‘我了不起’的想法,这样的话自己感到轻松,周围人也轻松。当你想要‘遵从内心而活’你就会发现自己不会被外在多余的事情所困扰。如果感到不舒服或者受伤,意识到‘这个人原来是这样’,就改变与之相处的距离。
第四章.让心归于平静,对未来担心也没有用,关心眼前的事情。痛苦会成为今后重要的经验,所以一次都不要浪费。接连发生不顺的时候,也不要停下脚步,停下来就无法前进。晚上睡好觉,的确有急事处理一下,其他一概不管。人很难不与他人比较,即便有健康活力的人,未必就没有烦恼。 大多数事情都会得到解决,人生只能笑着活下去。痛苦和伤心,其实是与生俱来的事情,人活着,肯定会经历苦难。
第五章,工作质量不好也不能放弃,去调整思路;家庭和睦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守护它,其他都会慢慢变好。人生常常需要忍耐,思考可以轻松忍耐的方法。不要阻碍孩子自立,如果全面掌控,成长就会停止。 与其追求完美挫折不断,不如以笨拙的方式坚持下去。父母的心情会扰乱孩子的内心,孩子的波动反过来会反弹给父母。
第六章.遇到困难时要想‘没关系,一定会有办法的’。他人有他人的人生,自己有自己的人生,界限分明,冲突和压力就会减少;人际关系的秘密在于‘距离感’,不可逾越的界限,一定要保持住;孤独不等于寂寞,接受孤独的美妙,生活处处有乐趣;不求功成名就,只要能照亮一个角落就可以。 人只要活着,人生总会有办法。能吃饱,能睡好,有一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一定没有问题。 在追求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自己是自己,他人在实践他人的人生,我们不需要追寻他人的脚步。由于过于害怕孤独,就会迎合别人,或者对别人妥协,从而使自己痛苦不已。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读的小书,在茶余饭后能给人温暖的力量,都是浅显并不浮夸的简单小道理,比较容易实践,也能给人以指引和力量。只需静下心来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8041230/fdc482969fb5ec3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