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写作,班上的小伙伴遇到不少问题:
(1)不知道写什么,嘴上说得很溜,但一提笔脑子就空白
(2)写到一半,觉得自己写的太渣了,不忍直视
(3)想了半天,憋不出一个特别的观点,索性不写。
其实,上面3点都是初学写作面临的最大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发现,大家都高估了写作这件事情的难度,在开始之前,想得太多,反而更会束缚自己。
在学习写作的初期,多写多练才是正确的方法,目的在于增加动笔的机会,熟能生巧。
签约作者@田宝谈写作说过:
你刚刚开始写作,便听信一些写作老手的话,认同日更有毒的观点,继续一味地读书积累,写作这件事,还真得多多“纸上谈兵”。对于初学者,你的问题不在于储不储力,你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积累,已经足以满足你持续更文的条件。
作为一名新手,我们并不需要追求文章华丽、逻辑完美,也别想着每写一篇文章就有惊世骇俗的观点,这些都是写作的上层建筑。
对于小白来说,只求道理通晓,用大白话能说明白一件事情就好,顺便养成写作的习惯,打好经济基础,拥有足够的练习量,才可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对此,著名作家叶圣陶提出过一个概念“随手涂抹”,这里就包含了3个写作技巧。
一、天天写,不间断
俗话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半年以前,我认识了我的口琴老师L,在国内圈子他可以排到Top3。
他做过一件巨牛逼的事情:仅仅靠1年的练习,就拿了亚太地区的口琴冠军。
L是科班出身,从小开始练习双簧管,硕士是某国家重点音乐学院毕业,专业素养很强。后来发现了口琴这门乐器,一发不可收拾,用1年的时间不断精进技术,成为国内公认的口琴大神,他吹出来的曲子,完全碾压不少学了五六年的人,可谓是天才。
有一次跟他聊天,谈到练琴的方法,他说自己随身带着琴,一有空闲时间,就立刻拿出来吹,无论是在公交站、地铁站,还是商场、天桥,都可以成为他练习乐器的场所,在他眼里,除了病倒之外,每天必须练功。
有幸听过L很多次公开表演,他拿起口琴,一首曲子一气呵成,完全不拖泥带水,演奏完毕,总会伴随着会场上经久不衰的掌声。
在我看来,练琴和练写作是有共同之处的,他们都是一门普通人可以学习的技能,虽说不要求大家向他看齐,但熟能生巧的道理永不变,天天写,表达情感的时候就能自然而然,下笔成文。
二、不放过任何动笔的机会
我们一提笔脑子空白,其实是“怕”和“懒”两字在作怪。
没有学习写作之前,我非常怕下笔写东西。自己写的东西,实在不忍直视,到什么地步呢?
每次看完自己文章,都不知道中心思想在何方,要观点没观点,要文笔没文笔,开头写了张三的玉米地,第二段就到李四的外婆桥,第三段就直接到外太空了,弯都不带这么转的。朋友经常用一句话点评我的文章:“人家是形散神不散,你是形散人也散。”
所以,一直害怕看到自己写的东西,更别说给外人看了。
除了怕之外,我还懒,以前对写作没有太大的兴趣,嫌费力,还要绞尽脑汁想标题、开头、起承转合、结尾......总之,能不写就不写,或者推给别人。
怕和懒都不利于我们学习写作,现在,我有动笔的机会就上,虽然未必写得漂亮,也不怕;不管自己有没有兴趣,先写一点算一点,不要懒。
古典老师说过:
尽快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提高自我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工作中大量使用记录和文档型写作,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前面这两项动作,是思想催产婆,有一天,你真的有思想不吐不快,很自然就开始影响式的写作。
三、用“涂抹”的心态写作,可以不经意,不求好
我自己也曾经用这种方式练习,让思想自然流淌在纸上,写的文章暂时不发表,等到以后有机会再回过头来改。
我们针对某一个观点,心里有个大略的想法,拿起笔,撸起袖子就干,就像在商场里逛街,随性而至,意思表达更可以依着性子走,觉得哪里逛得舒服,就往哪儿逛。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很粗糙,毛病也会很多,但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精,而是为了多练多写。如此写作的好处显而易见:
(1)因为舍弃了文笔、逻辑等复杂因素,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写作的心理障碍,对培养写作的习惯大有裨益。
(2)随性而写,能够明显察觉出自己的风格,比循规蹈矩的态度快活不少。
(3)随意涂抹,日久天长,可以在文字的积累中,领悟到写作的方法,这是文笔多变,攀上更高境界的起点。
到这里,有很多小伙伴会怀疑,这种“随意涂抹”写作法,不会给新手养成坏习惯吗?非也,这仅仅是一种写作初期的练习方式,目的在于给大家熟悉写作的手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思路会越来越清晰。
其次,随性而至是为了写得多和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自己思考,慢慢回过头去修改文章。这样,随性和思考两者结合,写作功力就会进步得越来越快。
尾巴
写作太难,以至于很多人觉得都要做好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够下笔。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平时生活中的素材已经可以满足写作的需求,想得太多,往往会束缚自己,止步不前。
那么,该是现在开始动笔,还是想想再落笔?想必你已经心知肚明了。
呼,写这篇文章好累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