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赶着把马伯庸的《两京十五日》(上)看完,连电脑都没开。
从看第一本同事借我的《长安的荔枝》开始,我才接触马伯庸的小说,看有人评论鬼才马伯庸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明明是历史背景,却写的都是当今的社会现实,马伯庸的小说让你以为历史上是不是真有这些人经历过这些事,却又让我们对书中的人物——尤其是小人物产生很多的共鸣。
618购物节期间,“书单来了”推送了当当网的购书广告,里面有个买300送50的券,我当时购入一本今年六月刚刚出版的马伯庸的新书《太白金星有点烦》,看时忍俊不禁,能把西游记从职场角度来演绎的还真是绝了。虽说无论是太白金星、观音还是孙悟空或者是嫦娥,他们都是神仙,可是神仙也是职场的一份子,他们也要工作,他们也要应付各种差事,应对各种麻烦,也有什么要帮忙照应的七大姑八大姨……所以,太白金星为了给唐玄奘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制造九九八十一难就很忙并且很烦。
前天去图书馆还书,在新书架上又看到了马伯庸的小说《两京十五日》,只拿了一本上册,我不知道当时忘记拿下册了还是准备先试看上册,借回家四本不同种类的书籍结果只看了这一本,并且沉迷其中,欲罢不能。
在这炎热而漫长又不想出去旅行的暑假里,看看小说还是挺惬意的,尤其是看马伯庸的小说,挺有意思的。
马伯庸的小说大概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没有一点恋爱色彩的小说吧。像我这种老太太有时候也伤不起,有点恋爱脑,看到爱得死去活来的也会被带情绪,还是这种纯粹一点的小说看起来舒服。
其实我已经很长时间不大看纸质书了,我知道我的眼睛越来越差了。我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老花镜了,我还年轻,余生很长,如果眼睛不好,不能看书看手机看电视,我都不知道以后如何打发这漫长的日子。养猫、步行还有做其他家务所花的时间是有限的,剩余的时间比做这些家务的时间多得多。难怪婆婆喜欢种地,不种地又干什么呢?做饭做卫生——那些当然是要做的,但还有很多很多的空余时间,只是用来看电视看手机根本不行(其实婆婆的视力现在比我还强一些)。
还是不码字了吧,感觉也不是特别有意思。
友友们有什么有意义却又不需要眼睛的事情推荐我去做做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