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帆的项目客诉了,出货800台灯竟有84台灯不良,不良率10%。这是市政府的面子工程,影响面非常大。
不容有失,公司立即组织相关客服,研发,品质技术人员直飞直岛。灯已经装上几十层大楼顶端,甲方非常不满意,在现场暴跳如雷。技术人员跟项目方沟通,补货来不及,只得马上找工人拆下来,对不良品一个个进行分析,确认不良现象。
分析出来的结果有设计问题,也有生产制造问题。这个项目当初急得要命,都是一个个维修出来的,之前预想到有问题,但没料到问题如此严重。当初只出了一个方案重新维修和补了一些备品,大家评估的时候都觉得没问题,没有评估方案的可行性,也没有作可靠度的验证,导致今天的客诉。
在业界有个1:10:100原则。一个问题,如果在设计之初就发现并解决了它,那只需要1块钱成本。如果在制造现场批量生产的时候发现问题,需要10块钱的成本去解决。如果在客户端发现问题,那需要100块钱的成本去解决。
设计决定了产品品质。一开始只要投入很少的成本就可以解决问题,越到后面解决问题的成本越大,影响越大。
现场客诉的影响不是100块的比例就可以解决的了,有可能更大。
开始在制造现场生产的时候,发现了类似的问题,也给出了继续生产的返工方案,但没有人追根到底找问题的真因,返工的方案是否能彻底解决问题?返工的可靠度验证是否可行?如果当初下功夫找到真正的问题,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客诉了。
处理问题的时候如果只是处理表面的问题,抱着侥幸心理,那会出大问题的。因为问题不可能自己变好,更不可能被掩盖,越拖到最后越会变成大问题而无法收拾。
品质的核心在于预防,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并且解决彻底。这个问题给整个团队好好上了一课。
1.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警觉的心理。不被出货绑架,任何问题都不能掉以轻心,不要把异常当成正常,彻底解决问题才可以出货。
2.问题在一开始就解决所需要的成本少,越拖到后面越难解决。
3.评估问题的时候需要多方面考虑,多听听意见。
4.永远不要心存侥幸认为问题会自动消失。终有一天问题会爆发,而且无法收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