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李叫兽的文章中,很明显看出一个结构,也是展示学习并掌握一个方法的过程。
1.概念部分
2.数据支撑部分
3.举例分析部分
至少3个生活中的例子,举的越多,又结合理论方法做了分析,那么这个理论就掌握的更扎实。
昨天晚上看到这篇文章时,激起自己兴趣和冲动的是,觉得这些理论和举例总结的好棒!自己也曾经用到过一些方法,但是不明白,理解的不透彻,通过这个总结更明白这个方法;另外文章中呈现的又不止一个方法,还呈现了其他方法,更是让我看了后觉得原来好的广告是有逻辑和套路可遵循的。
一个方法,就是自己在工具箱中的一个工具,两个方法,就说明自己在解决这方面问题时,有两套方法。
回过头来想之前吴总说的理发师,掌握发型多少的例子,掌握的发型越多,变化呈现的方案就越丰富,越有创造性。
在结合一个实证就是,现在办了会员卡的那家理发店,总觉得他理的不好,但是也提不出什么要求,直到前些天,带儿子一起去理发时,老婆说要给儿子理一个他手机上有拍照的一个发型,当时有点怀疑那个作为老板的理发师会不会理。但是到自己理完开始给儿子理时,老婆拿出照片给他看,他立刻看出了这个发型的要点,头发要达到多长才适合这个想要的发型,另外要这个发型还要通过一个方法,给表层的头发掏空,并且用夹子夹起儿子的长头发,给出建议和征询意见。
看到这个场景,立马对这个理发师有超出我的意料,原来他脑袋中也有好多发型呀。每一种发型的要点,条件都很熟悉,并且操作手法又懂。原来对于自己来讲,因为缺少对这方面的了解,擅自对他的技术做了“不合格”的判断。
那么对于自己的挑战就是:别人可能花上几个小时总结出的干活,自己再怎么也要花上1天/几天的时间来掌握,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技能。认真一点才能逆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