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感叹求职的艰难,我却不以为然。只要有端正的态度,只要愿意出力,养活自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后来我才了解,所谓的难,主要是难在都想找一份"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呵呵,我笑了,这样的工作哪里会有?我的宝贝妞却说:你的工作就是这样的。
我一下子愣了,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事情。妞刚刚经历了求职,虽然收到了在上海的满意offer,但是她还是比较感叹的,毕竟几经周折,应试了很多家企业。前两天还看过这样一个视频,说在北京月收入过万的仅占20%,在上海应该比这个比例高不了多少吧?而我生活在四线小城,差不多小一个W。想想当前的状态,确实是大家向往的那种。
曾经的一个小姐妹给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她说你知道吗?咱们单位若有100个人,99个人嫉妒你,其中包括我。当时我只是笑了笑,没觉得什么,我有什么好让人嫉妒的呢?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她说那句话的真实性。
我不是那种能跟职工打成一片的人,因为觉得自己情商比较差,不苟言笑,不是怎么会说话,不会拉家常,不会唠嗑,不喜欢八卦。 所以跟职工通常的接触,只聊工作的事情,且态度比较认真,表情也比较严肃,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如果谁的工作有问题,做不到要求的标准,我会很较真,批评起人来不留情面。不少的同事误以为我很清高,跟我就有了一定的距离感。恰好我也不喜欢被打扰,比较喜欢独来独往。
也许是相对年长的原因,或许是快退休的缘故,抑或跟工作比较轻闲有关系,近些年来闲暇之余会常常走出办公室,走进最基层的班组,慢慢的开始了交流,话题越来越多,渐渐与职工融入了,他们也感觉到,其实我是一个非常容易相处的人,不拘小节,不计较得失,大大咧咧。如今不少同事有了心事,会来找我聊天,寻求我的意见或者建议,俨然知心大姐。有同事跟我开玩笑似的说,发现我越来越接地气了。
接触的时间久了,对单位的每个职工都有所了解,包括家庭状况。我才发现,虽然我们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国企,虽然我们企业的效益也比较好,但是作为煤矿企业的职工,收入较高的,应该是井下作业人员,这与他的工作性质有关,毕竟是高危职业。我们单位是纯地面修理作业,强度不低,工作量也比较大,但是收入并不高,这许多年来,职工平均收入一直在4到5K左右,作为双职工家庭经济还是不错的,而单职工家庭生活就相对拮据了,尤其有房贷车贷,孩子上学。单位还有身体状况不好的,父母身体状态不好的单职工家庭,生活相当困难,大部分是月光族。
而我,毕业分配就在技术岗位,双职工且都属于基层管理者,收入怎么着都要比他们高一截,在我们小城生活还是比较优越的。不要说是嫉妒,至少令他们羡慕是有的,只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或者想过这些个问题,我甚至不知道在这样现代化的煤矿企业里,竟然还有生活非常困难的职工。
自从我毕业分配参加工作以来,我热爱我的工作,我从来没有挑挑拣拣,从来没有拈轻怕重,对企业我问心无愧,我也非常感恩企业,我有所付出,从不求回报,但企业的确待我不薄。
我的女儿说:妈妈,你命真好。
我说:妞儿,好高骛远,不如脚踏实地。从小学到研究生毕业,这些年的书不是白念的,用你所学的知识,好好对待工作,你的付出就会有回报,你的命比我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