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几年前被贝贝墙裂安利的小说,鉴于陪伴了她初到米国孤独的过渡期,我立马拿下,想看看作者有什么魔力,能够启发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还能让他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念念不忘。因为有读推荐序言和查找作者生平的习惯,当看到获得“全美最佳教师奖”的作者居然出身于爱尔兰平民窟时,我充满了好奇,对作者的经历本身的好奇甚至超过了书的内容,“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个问题一直贯穿在这本书的阅读中,也是支撑我读下去的原因。
本来是抱着看成长励志类读物的心情开始阅读的,但读着读着发现,这并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通篇充斥着各种濒临绝望的生存境况,“要是他们能走路,能稍微正常点的话,他就收拾收拾迁往英国,离开这个连上帝都不闻不问的国家了。”这本书读了将近一年,因为阅读的过程中太压抑了,但我一直告诉自己会好起来的,就像弗兰克一直告诉自己的一样,我一定要看到作者蜕变的那一刻!
可是这一刻的到来并没有我预期的那么轰轰烈烈激动人心,故事的结尾像小溪汇入大海一样,仿佛是注定的又是那么自然,在压抑了那么久之后看到这样白开水似的结尾,久久不能释怀,弗兰克难道你对受到的那些磨难就这么淡然?对,作者的淡然也同样让我不能释怀,他的隐忍,他的倔强,他的不露声色,他热切的希望,也许对一个14岁的少年来说苦难已成为常态,像他的一个茧,而新的生活就像是破茧而出的新生命,他的淡然和对周边苦难的“冷漠”只是他保护自己的方式,给自己营造一种置身事外的幻觉,你也可以叫它乐观。当读到文末弗兰克和家人离别“我把那包衣服夹在胳膊下面,转身像亚瑟码头走去。我只好站在香农河陡峭的岸边,不让全世界看见一个大老爷们儿的眼泪,这一天他正好14岁。”这段话直接戳中泪点,我仿佛看到一个孤独的英雄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冲破重围后释怀的痛哭,有疲惫也有不舍。
还好在作者苦难的童年里还有一个闪光的人物,他可以说拯救了这些孩子的灵魂,他一直鼓励告诫他们“你可能是个穷人,你的鞋子是破的,但你的大脑却是座宫殿。”、“男孩们,要立志,但是先要充实你们的大脑,这样你们就能光彩夺目的走在这个世界上。”这也是作者后来选择做教师的一个原因吧,因为受过恩泽,所以他选择感恩。
合上这本书,心情也终于轻松了下来,说实话,我还是更喜欢《闪亮的日子》和《绿山墙的安妮》这一类欢快的成长类小说,这种苦难纪实类的文风不是我的菜,生活已经够杂乱了,为什么跟自己过不去呢,但还是着魔一样抱着一个信念这么“过不去了”一年,自己也像受洗过一般。突然想起几年前读过的《芒果街上的小屋》,和《安琪拉的灰烬》有些类似,说的是居住在芝加哥拉美移民区的女孩的故事,同样是平民窟,同样是困苦的生活,同样用稚嫩的语言讲述成长,讲述沧桑,讲述生命的美好与不易,讲述年轻的热望和梦想,埃斯佩朗莎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所属于自己和家人的房子。可能是从女性视角出发,《芒果街上的小屋》读起来更优美纯净些。
最后,作者在序言里的话应该最能体现这段过往在他心理的分量和价值,“当我回首童年,我总是奇怪自己竟然活了下来。当然,那是一个悲惨的童年,幸福的童年是不值得在这儿浪费口水的:家庭贫困潦倒;父亲一无所长、醉话连篇;母亲虔诚而沮丧,坐在火炉旁哀叹个不停;神父自以为是;教师恃强凌弱……我们在物质上极端贫穷,但我们总是很快乐,有很多渴望,很多梦想,很多激情,我们感觉很富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