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魏师说书》,施邦耀先生在评论时说过:“‘体面事势’四字,惟周旋世务人自谓知得极透,然精神都用在周旋去处,终多拘格。一惟真心实意做去,便不见得有体面事势之为碍。次可悟诚意致知之学。”
那种善于周旋的人,精神都泄漏在这些周旋和体面上去了。“知得极透”这个词,形容得特别有画面感,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拘于体面,格于世事,特别会应酬,特别会周旋。而古圣先贤却认为:一个人精力有限,这样的人,精气神都耗费、泄露在上面了,其实他的生命已经不够庄严,也不够真实。
如果一个人所做的事业,对他的生命没有价值,对他的生命又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的事业,如果不能给生命价值加分的话。就没什么好传承下去的了。
文章中,还谈到了“意”和“良知”。
意在阳明先生的“四句教”里,“有善有恶意之动”,意就是我们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生出来的念头。“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当我们心里的雷达(良知)打开的时候,我们就会辨别出这个“意”是好的还是坏,是正确还是错误,是善还是恶的。
所以,先生说:“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依得良知,既无有不是矣。”良知永远能清晰辨别我们的念头!
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觉得事情太复杂了,便会去周旋和应酬,假话空话大话就来了,还以为这样能省下力气,尽快把事情办完办好......
“拘于体面,格于事势等患,皆是致良知之心未能诚切专一。”
学习最忌讳浅尝辄止,久不见效果就会气馁,或者是见了一点点效果就立马止步,最后只能是无法达到想要的境界。
我们的良知本就是光明的,只是有时候不能很好地面对,不能做到“诚于己”,所以才会任由私欲发用,导致做出来的事情变样,甚至把事情变得糟糕。去除私心和欲望,就能让良知更多体现,就能复得良知的本然。
所以,先生说良知无所不在!
如果我们一涉及应酬,就把人、情、物、理和良知看作两码事,那么我们就是没有慎独,没有做到“诚”,也不可能“明”。
感恩此篇文章,让我获益匪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