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吃不过饺子——包饺子的那些事儿

好吃不过饺子——包饺子的那些事儿

作者: Claudia克姐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07:19 被阅读10次

    朋友圈前两天被饺子刷屏,我才恍然醒悟,可不,已经是冬至了。

    因为与圣诞节几乎重合,这个一年中白昼最短,代表数九寒天第一日的重要节气反而有点受了冷落。

    01

    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但我人生中有二十年是在北京度过的,所以对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倒也说不上陌生。但是我包饺子的技艺,很惭愧,这么多年却没有一点长进。

    年幼的时候近距离“观赏”过包饺子。有一次,隐约记得妈妈有事不在家,爸爸心血来潮,想把在部队战友那儿学来的技艺展示一下,兴致很高地就开始动手。

    我饶有兴趣地围观,但包饺子对地道的南方人来说真是件新鲜事,有心帮忙也无从下手。我爸一个人表演完毕,结果略微让人失望,饺子皮太厚,馅儿的味道也没有外面店里卖的水饺鲜美。

    出师不利,爸爸想必非常失望,从此金盆洗手,再没包过饺子。

    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在街上食肆里吃现成的水饺。南方人吃带汤的饺子,汤头味鲜,汤里配料也多,我照样没心没肺、隔三岔五地把水饺当成改善生活的早点。

    但说到包饺子,于我,从此就平添了很强的神秘感。从小莫名对爸爸又崇拜又畏惧的我,小小心眼里可能觉得,连我爸都干不好的事儿,我肯定也干不了。

    02

    第一次自己动手包饺子,是在大学一年级。有次过节,一个北京的同学邀请我们几个外地生去她家做客。好几口人,午饭当然非饺子莫属。我在几个北方同学的口头传授兼手把手教学中,终于包上了人生的第一个饺子。

    不过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和面、揉面、擀皮这些一点概念没有,只是在将馅儿包裹进饺子皮这一流水线上的其中一环象征性地出了点力。

    而且,来自北方不同地域的同学,在包饺子的精细动作方面显然也有分歧,搞得当时的我一头雾水。所以四年大学下来,我在包饺子方面依然是一无所知。

    及至毕业留在北京,后来又成了北方媳妇,吃饺子的机会自然是越来越多。虽然心里嘀咕,也有点自卑,但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不出力是说不过去的。于是每次都把丑话说在前头,声明我只大概学会了包饺子这一个小环节,其他就指望不上了。

    好在家里人都体谅,婆婆是个性格直爽的北方人,指派男人们和面擀皮,公公剁馅儿调味儿外加煮饺子,如此,我还是心安理得地做了包饺子流水线上的一员小兵。其他工序,在我眼中依然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虽然我也知道,潜意识里,我就是发怵,对自己没信心,所以不敢尝试。而且家里能人多,我也就乐于缩在背后,当半个坐享其成者。

    好在,只要分工基本明确,家里吃饺子总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因为甭管能力大小,都有份参与嘛。

    03

    没想到,岁月变迁,后来我竟然飘洋过海,带着孩子来到了异国他乡。很少自己独立做饭的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始从头学习。

    其实,出国前家里人还是突击给我上了包饺子培训课的,包括如何拌馅儿,和面、醒面的步骤和诀窍、擀皮的要点,包饺子时候的手势和动作等等。

    但我从小练成的童子功是如何煮出香喷喷软硬适度的大米饭(讲真,在那个没有电饭煲的时代,煮米饭也是门技术活),脑子里似乎总是少了一根如何做面食的弦。自以为掌握了包饺子的原理和技术,一到开始动手,每每还是心里发虚,手忙脚乱。

    我和朋友们的聚会也经常会吃到饺子,尤其遇到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不过,和在国内的情况类似,因为能人太多,根本轮不上我这种二把刀表现。于是,我继续干点不咸不淡的打下手的活儿,安之若素地保持我包饺子低能儿的本性。

    恍惚间也在温哥华生活六年了。这几年间,我做饺子的次数用十个手指头就能数完。很多人觉得分分钟搞定的家常做饭技艺,于我,实在是伤筋动骨繁琐冗长的浩大工程。

    04

    过去的几周,我忙着查阅大量资料,就为了适应本地浓浓的节日气氛,给圣诞节歌功颂德,差点忘了冬至这个对中国人来说非同一般的日子。

    为了弥补心里的愧疚,遂咬牙决定,包次饺子,追求一下属于咱们华人的仪式感。这,距离上次包饺子已有半年的光景。

    周日一大早就起床了,心里有事,睡不着哇。按照以往经验,我包一次饺子平均需耗时2个半小时,够别人吃好几顿饭的功夫了。

    由于好久没动手了,步骤和窍门已然生疏。好在教做饭的App众多,随便打开一个查阅一下便是。

    头天已经买好了韭菜、白菜、猪肉末,趁着醒面的功夫把馅儿拌好,这个统筹安排我还是明白的。用的普通的高筋粉(西人做面包用的吧),冷水和面,一点点加水,同时用筷子搅成絮状。然后揉面,直至面光盆光手光。将揉成圆形的面团放置案板上,用一个大盆扣住,醒发30-40分钟。

    这期间把肉馅调好味道,将用盐析出水的白菜末和韭菜丁放入充分混合搅拌,再调好味道。醒面时间到了,面团揉成长条,切出小剂子,然后擀皮,包馅,一气呵成。是不是道理都对?看上去流程也很顺畅?

    顺畅才怪!

    我对馅儿和面粉的比例完全没有概念,每次都靠蒙,这次看参考时很不幸忽略了这个环节。加上我的技艺本来就拙劣,用饺子馅要先紧后松的原则也不知该如何贯彻,最后面用完了,馅儿还剩的多着呐。

    剂子切得太大,包出来的饺子个头粗壮,如加长版的包子,放水里煮开以后更是硕大如元宝,樱桃小嘴的人吃着估计都费劲。

    擀皮照例蜗牛速度,导致面团最后变得极其柔软,又不敢随意加面粉调整(心中实在没底),包的时候几度面临漏馅的危险。

    整套工序进行下来,不出意料之外,前后又足足忙活了2个小时,直累的我,腰酸背疼,两腿发麻,比跑一次马拉松还让人难受。好在,馅儿的味道不错,总算稍有安慰。

    好吧,经过这一次折腾,我承认,在包出好饺子这件事上,仍然道阻且长。

    不过,我相信我和饺子的今世情缘还会继续,谁让它是中华美食最接地气的代表呢?

    热切盼望着农历新年的到来,我好向我的朋友们偷师学艺。这次,我是认真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吃不过饺子——包饺子的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ml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