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创:墨客人
自从我记事开始,我就知道我有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好像其他人也是一个爸爸一个妈妈,最起码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是这样子的,可是慢慢的长大了一些,我又看到了不一样的情况和记事开始时的记忆有些偏差。
因为有的孩子只有妈妈、有的孩子只有爸爸、甚至有的孩子只有爷爷或奶奶、更甚至有的孩子只有自己一个人。慢慢的越来越和我记忆中我有“”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的情况越来越不一样了,于是我就开始探寻其中的原因,道听途说也好、自己琢磨也好、又或者偷偷听身边大人们在一起聊天。
有一天我终于知道原因了:“那谁家两口子离婚了,那谁家”他男人”死了,那谁家女人死了,那谁家两口子常年在外面打工,好几年不回家了,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着呢。”这就是我从村里后墙房屋下一堆人嘴里听到的内容,可是我还是不理解什么是离婚、什么是死人、什么是外出打工。从那以后我就经常迷恋偷偷的在墙角听大人们讨论这个村子的各种是是非非,因为觉得每天都很新鲜,充满了好奇感。
(二)
直到某一天的那个凌晨三点左右发生了一件事,从那件事之后我之前的记忆才被修改了,原来有时有的孩子的生活境遇,就是这样在各种情况下发生的。那个夏天的凌晨,蚊子在白色的蚊帐外面嗡嗡作响,挤破头的寻找新的突破口,我和妈妈弟弟已经准备睡觉了。母亲还在收拾一些东西,走来走去的,我也没有太多的注意慢慢的就睡了过去,可是小孩子总是睡得不太深沉,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睡意朦胧间觉得家里有好多人,男男女女的,可是我只见妈妈坐在人群中双手遮脸在豪豪哭泣,可能弟弟被这种场面吓到了。顿时也在哭泣,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过了一会儿,我和弟弟就被带到邻居家的炕上,那时候我只有一个记忆就是坐在炕上,看着邻居家陌生的来客。此刻突然我就失忆了什么也在想不起来了,那时也没有人告诉我到底是什么事?等到第二天起来回家我又发现家里来了更多的人了,而且外面开始打起了很大的帐篷,记忆中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会带我到其他的帐篷下去和好多人围做在一起吃饭,农村叫“”做席”,一般只有在婚丧嫁娶时才能看到的,而今我家的门口也打起了帐篷,但是我依然不知道家里发生什么事了。那时我六岁,弟弟四岁。
(三)
我跨过高高的门槛走进屋子,我的右手边是家里冬天住的热炕,因为此刻是夏天所以炕上平时也没有放其他物件。但此时我看到的是我的妈妈和我的奶奶、姑姑还有其他人。蹲坐在炕上中间趟了一个人,可我隐隐的看到侧脸好像就是我爸爸,他身材高大,躺下的时候整个身子占据了整个炕的长度。可是他闭着眼镜,身上盖了一个被子,周围的这些人都眼含着泪水,看着炕上趟着的爸爸,他们都在大哭奶奶和姑姑拉着爸爸的手,妈妈手里那着毛巾在爸爸额头上不知道擦拭着什么?。我回看四周一屋子的人都在哭泣,而我却没有一丝眼泪,因为我不知道爸爸怎么了,睡着了还是生病了。
对于一个人的死亡我是从那一刻才有了记忆。那时的记忆是最深刻的,但是对于死亡我并不知道他意味着什么,那时我觉得死亡就是妈妈掩面哭泣,是爸爸躺在炕上,还是家里搭起的帐篷或是家里突然来了好多村民和远处的亲戚。
(四)
门口的帐篷和哭泣的人群一直持续了三天左右 第四天早上起来我看见门前的帐篷不见了,家里的人也不多了,只剩下打扫卫生和收拾厨房的一些村里人了,爷爷、奶奶、姑姑、妈妈等人围做在一起不知道说什么,只是我经过他们身边后,众人的眼里依然泛起了泪水,奶奶有开始哭泣声不断了。就这样又过了差不多一个周,家里也慢慢的平静下来了,我和妈妈、弟弟依旧每次早晨起床上学、妈妈还是和往常一样烧火准备早饭,然后去远处水井挑水、打扫房子的卫生,还是和以往一样平静,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这就是我那时的感觉。
(五)
我很小时候就听说爸爸跟随爷爷在城里工作,在我的记忆中爸爸一年回来四、五次家,但是每次回来都带很多玩具和好吃的,所以我们每次都很期待的。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一年见到父亲的时候也不多,因此我才感觉我的家和往常一样。像是并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一样。
其实现在想起来从那次之后才真正的体会到了:”人生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和世态炎凉,这样的事件对我们一个来自偏远农村的一家三口人,表面片刻的平静伴随拉长的日子早已经是暗流汹涌,之后的日子里我对于死亡的感受也越来越清晰深刻了。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虽然我们一家三口基本还是和往常一样的生活着,但是我慢慢的发现了周围的人和事,总是显得有些不太正常,妈妈除了做好一个农村女人的角色外,似乎又作了一些农村男人们该做的事了,以前爸爸回来了爸爸去挑水,而现在妈妈一年中每天都在挑水,农忙时爸爸常回家收割小麦和玉米,妈妈在旁边搭个手,而现在只剩下妈妈一个人了,每年的播种爸爸带头牵住牛往前走着犁地。而现在是妈妈到处让爷爷或者达达们(我爸的兄弟们)帮忙,而且他也经常给别人先帮忙,然后才轮到我家。农村的春耕秋播总是很忙碌的。每次干完活回家夜深人静了,我隐隐约约的听到妈妈在梦里的哭泣声,我现在依然记得那种声音是,是恐惧的是绝望的,是悲伤至极的,是无可奈何的体会。
我和弟弟平时就在村里的学校上学,说是学校也就一个老师,学生也就三十来个,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一个老师来教学的,而且每堂课只有45分钟,每次的课间休息的十五分钟是最自由的,因为整个村子的小孩都在一起上学玩耍,当然有时难免会有一些摩擦和冲突。那时候小孩打架总会拿对方的父母名字来作为打架的开头,“”日你妈,日你某某”(父母的名字)等等的语言。
而我那时属于大人们眼里乖的孩子,不打架、不骂人。但是有时也难免和村里,”张某某,日你爸 你爸爸早已经在山坡上埋着呢!你妈妈没有男人”,等等这些借用父母来辱骂我的语言,这些在之前好像是没有的,可现在却会发生了。
学校和奶奶家比较近。所以每次课间休息我会到奶奶家,每次奶奶都会准备好馒头或包子给我和我弟,可是现在我每次去的时候奶奶都会看着我自己满眼的泪光,嘴里发出哀叹的声音,有时趁我不注意转身试去眼泪,而我爷爷爷在那之后经常一个人坐在板凳上眼睛不知道在注视着什么,也不说话,爷爷、奶奶从那事之后就对我和弟弟更加的疼爱和关心了,这些在之前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
农村的生活是清淡和容易满足的,北方人过日子最长见的饮食就是面食和馒头之类的,所以每次妈妈会做好面,让我去门口野地里找一些野菜,俗称蚂蚱菜。回家用小的锅翻炒一下拌在面里吃。这是我记忆中经常会发生的一些事了。因为家里离最近的镇也有十几公里元所以平时买什么也是不方便的,可是母亲每次赶集总会给我和弟弟带两包方便面。因为那是我们这些孩子总结的方便面比家里的面好吃多了。妈妈之后也变得格外的心疼我和弟弟了。
其实我很庆幸生活在我的那个村子里。那时候邻里只间还是那么的友好的。我的爷爷奶奶。达达们等也都在每年秋收,播种、收割等都很照顾我们的。所以我到现在也十分的感谢我的农村的那一大家子人了。
(六)
日子一年又一年的过着,直到第三年的一个夏天,有一个男人闯进了我家的生活。记得那天他睡在了我和弟弟妈妈经常睡的那一张床上。我当时很反感。但是我也很听话妈妈的话,第二天我们又和他一起围坐在桌子上吃饭。而这个男人也坐在一起。这时我妈妈说:以后你们就管这个叔叔叫爸爸,以后他就和我们一起生活。妈妈话到这里,我心里一阵的酸疼。那时的我已经八岁多了。我觉得那些年我和妈妈弟弟过的很好的了。可偏偏怎么又多个人,我内心是无比的抗拒和对接下来生活的那种小孩式的绝望和那种极为不适应的感觉,妈妈只告诉我,你爸爸要养你们长大呢。而我当然不知道什么是长大。长到多少才是长大了。那一刻只觉得这个陌生人打扰了我们的生活。
在之后的几天里我去问奶奶,我说这个男人,你能让他走吗?他天天在家,我都不敢回家,更是一种不敢面对,奶奶说瓜娃:人家来是要养你和弟弟长大呢。你娘们三个现在需要人家呀,你不愿意,往后你们可怎么活呀 !你俩还小咋长大呀。你妈咋养活你们呢!说着说着奶奶有哭了嘴里喊着:我可怜的儿呀、你留下两个娃咋办呀?。娃可怜的以后咋办呀…………。
这是我奶奶从此以后经常说的话而且奶奶在很长时间里看见我和弟弟都会自己一个人哭。虽然我爷爷经常说哭有啥用呢?”他爸都埋在土坡上了,你哭还有啥用”。
就是这个嫁过来的爸爸让我懂得了,对死亡的印象并不是门口的帐篷,家里一堆人,不是奶奶的哭泣、同学的辱骂、妈妈的更加的辛苦、只是在哪个年代死亡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消失,而是接下来的日子能否让剩下的这个残败的家活下来,让孩子们慢慢长这才是重点。
为了能好好的活着并且长大,在一个夏天的中午全村人和我见证了一个不太受人祝福的婚礼。
那天我在上学,课间休息的我站在操场上看到妈妈穿了一身暗红色的衣服、穿了一双暗红色的高跟鞋、打了一把暗红色的伞、从我的视线里走过。那个时候全村人都知道。全村人都看着我妈妈和那个爸爸。村里人脸上露出笑容,可我知道那不是祝福羡慕的笑容,更多的是一种嘲笑、讥笑,看不起的笑容。
我也总算告别没有爸爸的那几年了。我想接下来我应该会像大人说的那样活着且慢慢长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