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快两岁了,心里想着,宝宝大了,这下该听话懂事一点了吧。可是,事情往往不是这么发展的......
我发现最近大宝性格在改变,有些不如意就喜欢哭闹,喜欢摔东西,在地上打滚,的确有些让我措手不及,于是,我就暂时按耐自己的性子,好好的观察了大宝几天,只要他闹情绪,我尽量保持冷静跟他讲道理,实在不行,来电小惩罚,或许他也只是懵懵懂懂,但是几天下来,总会看到他一点点的小改变。可是,因为我要上班,并不是每天都在家,而往往这种好的改变却只能出现在我在家的时候,我一直找不到原因,最后终于发现,是家公的教育出现问题,因为我不在家,只有他带着大宝,而他面对大宝闹情绪的处理方式就是,一上来就是一声吼,有时候一个不经意就会吓到孩子,没有试着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和需要,让他的情绪变得敏感脆弱。有时候他会为了震慑孩子,而限制他的行为,通过凶狠的眼神和不友善的语气,让孩子怕他,畏惧他,因此,我发现只要我在家,大宝就开始反感他爷爷的出现,也许这就是老人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实际,也不适用。
我根据我家大宝的行为为我家孩子制定了一套可以让孩子接受大人的意见,不再嚎啕大哭的小方案,希望对处于同样叛逆期的孩子的的爸爸妈妈们有一些帮助。
第一步,讲道理,三遍。当孩子要做一件事情或者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跟他慢慢说,如果他不听,说三遍,第三遍的时候,告诉他,“妈妈生气了,如果你再不听话,妈妈可能就会打手手了”。这是第一步,无论什么事情,大人先不要生气,平心静气很重要,首先讲道理,古人云,先礼后兵。
第二步,孩子仍旧不听,仍然只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我会打一下手。这个时候不管孩子有没有被打痛觉得被打了,就会大哭。此步的作用是说出就要做到,不管奖励还是惩罚,都不能失信。
第三步,如果是一个比较严重的事情,我会让他在一个房间里哭大概5到10分钟,等他平静下,我也平静下心情。如果事情不是那么严重的话,我就直接进行第四步。这是一个孩子和大人的冷静期
第四步把她抱过来,告诉他刚才做的不对的地方。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告诉他,妈妈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比如刚才打你是不对的。这一步的作用主要是共情,告诉他错误大家都会犯,妈妈也会犯,犯错不是大问题。此步的作用主要是担心孩子以后怕犯错而养成畏手畏脚的毛病。
第五步,大家相互认错。孩子和父母都认错,孩子对犯的错误认错,妈妈对打他这件事情认错,告诉他以后妈妈不打了,只要你不再犯类似的错误。看吧,妈妈犯错也会认错,改正了一样是好妈妈是吧?
第六步,示爱。告诉她,妈妈仍旧爱他,妈妈非常喜欢她,妈妈非常爱她,爸爸也是。犯错误的宝宝妈妈也喜欢,只是有些规矩我们要遵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