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的语文作文只得了44分,算是意料之中吧。没有太大的纰漏,但事后想想的确写得不够好。缺乏思想上的深度,语言也没有张力。
个人感悟:应该扯一下”文化改造“什么的,毕竟网络用语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因噎废食。
老师还没有点评过优秀作文,期待赏析一下别人的50+~
然后想小小的吐槽一下期中考,为什么yyhs的老师们都这么懒都出做过的题目啊。。。您想出原题也就算了。。别找大家做过的参考资料啊。。。。qwq
>_<
然后是惯例的……新学词语:颟顸 揭橥 缧绁 杞梓 隽蔚
小说中,国民性中的黑暗和污浊妨害了社会的进步,老舍给出的答案是只有彻底改造如此这般的国民性,农场才有希望。但“不知务”的人并不能真的为世间做出应用的贡献,黄德海认为,那种期待一劳永逸的药到病除的思维,说不定正是某种可怕灾变的必然前因。而电影因为祛除了原著对社会改造的热心,又因为没有赋予人物和事件以现时代的色彩,让原本就不圆满的人物显得更为单调和陈旧。
或许是因为积弱太久,或许真的是一直自强不息,近代以来,人们对国民性批判毋绝,严复所谓“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鲁迅揭橥的“看客意识”“阿Q精神”,都是其中的典型。老舍的这个短篇,应该是承此而来,要证明的是国民性中的无耻成分消泯了所有的进步可能,树华农场也果然如同中国的缩影。( “阿Q精神”简单的说就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精神,学者概括为:就是阿Q的自嘲、自解,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简言之,是使用精神胜利法进行自我安慰,或者即刻忘却。 )
我感兴趣的,是其中的“不知务”,即人对社会的复杂性(因为人的性情各不相同,所以鱼龙混杂是人世的常态)不够了解,对社会人生以及种种规则、潜规则轻藐以视,不免会“轻用吾身”,成为某种理念或思维形态的牺牲品,并不能真的为世间做出应用的贡献。或者说,真要为世间做出点贡献,就必然要对人世的复杂形态有足够的了解,“知务”,而不能像尤大兴那样鲁莽颟顸。
可整个电影刻意而为的黑白风格、无意而仿的原著思路、过于典型的人物特征,都没有脱离小说扁平单向的风格,也没有对尤大兴的做派有精妙细致的反讽,因而差不多只是对原著的一个合格证明。
无论一个创作者怀抱着怎样的精妙心思,他都需要意识到,如果要把一点点善意在人世间传递下去,不可以如尤大兴那样“不知务”,而是必须知晓善意穿过崎岖起伏世界的艰难样子——复杂参差的人性形态,才是社会的本然。
赫塔·米勒说:“若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心里会觉得不舒服,若我们说话,我们会变得可笑……我们用口里的话语就像用草丛里的双脚一样会蹂躏许多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