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快速阅读术》,get到一种新奇的方法“呼吸读书法”。
什么是“呼吸读书法”呢?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只要活着,我们就必须不断重复这个“吸”与“呼”的过程。据说,人类一生中的呼吸次数高达6亿~7亿次。
如果我们长时间只是吸气,或只是呼气,那么必然会感到憋闷难受。也就是说,因为完成了“吸气”这一步骤,所以下一步要“呼气”。
一吸一呼,相辅相成,就形成了呼吸的节奏。
“呼吸读书法”的原理同呼吸一样简单,读书的时候不要只是一味地“读”,也要“写”。
要改变阅读的理念,不是仅仅单纯地读,而是“为了写而读”。
“呼吸读书法”怎么做呢?简单三步搞定。
01 一行采集
一行采集的意思是只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段。
准备好A4纸,读到佳处随时摘录。遇到想记住的内容,就摘抄下来。
开头标明页码,之后是文章内容,如此不断累积。
另外,摘录的时候,最好不要原封不动地抄写整个段落,而是尽量短小精悍,将摘录的内容控制在几行之内。
在读完全书后,一定要再次认真翻阅回顾一下摘录的部分。
让阅读的内容流进脑海,同时在头脑之外的地方进行记录。
02 一行精华
一行精华的意思是采撷最精彩的一行。
读书不是为了100%的复制,而是邂逅1%。
一边读书,一边整理出属于你的摘抄集录,读完之后,再次浏览,并从中挑选出“最精华的一行”,仅此一行。
可以说,阅读一本书的所有价值,皆凝于这一行。
有趣的是:即便是大家同读一本书,这打动人心的一句,也是因人而异。这就是“作品独行于天下”、让书为你所用的状态。因此,邂逅“那一行”的过程就越发令人感到愉悦了。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读书记不住,读书很“痛苦”,主要是因为这样的一个误区:“需要一字不漏地看遍所有文字,而且需要思考,记住书里的内容。”
如此,阅读就成了一项任务。
今天我们不妨换个方式,我们一边探索“那一行”,一边阅读,那么阅读的过程就好像变成了一场探险。
读书犹如寻宝,过程就很快乐了。
03 一行评论
一行评论就是回味重要段落,写出对“那一行”产生共鸣的原因。
我们读书的时候,一定会对“为什么觉得这一段很精彩”记忆深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逐渐遗忘为之心动的原因。
这样一来,“一行收集”和“一行精华”便会失去意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有必要将产生共鸣的原因也一并记录下来。
我们可以在记录“一行采集”的笔记本之外,再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来记录“一行精华”和“一行评论”。
先记下日期、书名、作者,然后摘抄“一行精华”,在此之后,用30~40字左右的篇幅,写下“一行评论”。
以上三步,就是“呼吸读书法”的三大步骤,简单、有趣、易操作。
当我们用“呼吸读书法”读完12本书之后,我们也就收集了12句精华和12段评论。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来回顾自己记录下来的摘抄与感想。思考三个问题:
①哪一类书籍比较容易引起自己的共鸣?
②哪一类意见主张是自己赞赏的?
③哪一类书籍是自己今后还想要阅读的?
这样,我们就更加容易找到自己的阅读偏好,就容易明确后续阅读书籍的大致方向,确定自己的意向。
同时,在这12本书中,甄选出最佳的一本,让它成为自己近期阅读的书籍中最精彩的一本。
到了年终,再从这一年历次选出的“最佳”中,你就可以选出你的“年度推荐书单”了。
这么有趣的读书方法,你不来试一试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