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文分为记静态之文、记动态之文。
记静态之文,如绘画或雕刻,不能画出人的一生,只能画出某人某时间的形态。记动态之文,专记事物活动的过程。3.无论记静、记动,两方面要记到:外表的状态、内含的状态。无论动静,要理清头绪,最要紧的是把时间空间的关系整理清楚。记静态的文,以记空间为主,时间为辅。记动态的文与之相反,以时间为主、空间为辅。记静态之文,当以空间关系为主,时间关系为辅,并配置空间得当;记动态之文,当以时间关系为主,空间关系为辅,并将时间关系配置详略得当。
无论时间空间的偏重、无论详略的配置,其实都是顺其自然而为的,即为了讲清楚非要有比较自然的描述过程。书中篇目、章节,是外表;书中的精神所在是内含。记风景的状态是外表,观察者的心情是内含。记人物的经历是外表,人的精神是内含。战争记录的事实是外表,使读者明其因果是内含。
记静态之文
记静态之文,要整理空间关系。主要的观察点分五种,1.鸟瞰,跳出事物之上腾空观察,比如《史记 货殖列传》将秦汉间中国经济状况全部记出。
2.类括,身入其中,一部分一部分地详细观察之后,得综合的概念。比如《汉书 艺文志》,将各家各派的内容、位置和关系都分得清楚。
3.步移(移步换形),观察者的坐标常常移动,便随所移动的地方做记述,如《汉书 西域传》叙述诸国的情形,依照道路的顺序,这便是步移法。
以上三种皆是观察全体的方法。
4.凸聚,那别的事物做陪衬,如绘画有时以人为主,那四周的背景便是附属品。这种观察法,精神总要聚在一起,四面有远近浓淡,轻重浓淡之间很不容易。如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中的《姚江学案》,精神专注于姚江之学,其余的都是陪衬。
5.脔尝,专写一部分,不管这部分是否属于全体中的重要部分,只就自己的兴趣从一部去观察它,比如《墨子》有许多内容,我是科学家便专看它的科学。
以上两种是局部观察法。
写静态的文,最好绘图做表。
记动态之文
记动态之文分两种,记人和记事。记人之文史拿一个人为中心,从本人或他人的动作上,看出他的人格,有三点要注意。
1.背景。画人必画这人四面的风景,做一人的传必须讲明此人的时代和地位,然后这人活动所根据的位置才能明白。写背景要注意:一是不能写的太多;而是要和本人事业有直接关系。如替外交家做传,应当写当时国中外交形势如何,哲学家要写当时哲学思想如何,这才是本人的背景。比如要写屈原的人格,应当写过去文学如何,屈原前没有专门的文学家,屈原是开山祖师。
2.个性。做一传绝不可以做一篇无论何人都可适用的文字。一篇传记的好坏,便看能否将本人和别人不同的地方找出来。法国写实派的文豪莫迫桑初作文的时候,他的老师出了一个题目给他:叫他到街上看十个车夫的一天动作,回来替这十个车夫做十篇起居注。莫迫桑经过这个试验后,常常告诉别人,他所以会作文,全靠他的老师这番训练。
中国最好的记事文,小说中如《水浒》《红楼梦》,每个人的都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小说体和列传体不同,小说个性靠作者的想象力,列传靠作者的观察力,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做列传的好手,不一定能做小说;做小说的好手,比一定能做列传。
描写个性的唯一原则:凡足以表个性之言动,虽小必叙;凡不足以表个性之言动,虽大必弃。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写蔺相如专写他一生两件大事;记廉颇专写他的小事。廉颇是武人,主要在打仗,但是从大战上不能表出他的真个人格,写他几件小事,便可以看出他老人家是一位极忠诚的军人,气量很小,然而很知大体,待人很厚。
3.他心:有别人的言行来表现本人的人格,因为一人的动作必定加在他人身上。比如《史记 魏公子列传》,不从正面写信陵君,而专写朱亥等下流社会的人,写信陵君对这班人能如此恭敬有礼貌,这班人又怎样帮助他,从此便可以将信陵君的整个人格看出。
做传记是纯粹记事好,还是夹叙夹议好呢?我认为文章正格是不写议论,不得已时也可夹叙夹议。比如《史记卫栖梧案后列传》,写田蚡的骄横,足令读者心中抱不平,但是作者没有写依据批评的话,若在不会做文章的人,写到田蚡的骄横,少不得要臭骂他一顿。作者借汉武帝口中的话,轻轻一点,便令读者全身轻松,帝曰:“武安侯而在者族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