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25 星期四 晴
《史记》开篇第一句:“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从字面上看,黄帝是一个人,叫公孙轩辕,他的父亲叫少典。但是在史记三家注之一的《索隐》提到,“少典”应该是一个国号或者部落名称,而不是一个人,因为如果按照《国语》的说法,“少典娶有蛟氏女,生黄帝、炎帝”,那炎黄二帝就是同父兄弟,但是在《帝王代纪》中说,炎帝和黄帝之间相隔八帝,五百余年,如果说少典是他们共同的父亲的话,那黄帝岂不是要经过五百余年才代炎帝而为天子?这也太长了吧!于是司马贞(《索隐》作者)引用《秦本纪》“颛顼氏之裔孙曰女修,吞玄鸟之卵而生大业,大业取少典氏而生析翳”,这里用了“少典氏”,说明少典是国号而不是某个人的名字,黄帝是少典氏的后代子孙。
这段注释勾起了一个萦绕在我脑子里许久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自称为“炎黄子孙”,而不是“黄炎子孙”?因为根据史料记载,炎帝和黄帝之间发生过一场战争(阪泉之战),以炎帝失败黄帝获胜告终,按照一般的逻辑,应该把胜利者的名字放在前面,失败者的名字放在后面,叫“黄炎子孙”才对呀,为什么我们几千年来流传的都是“颠倒”的说法呢?我决定研究一翻,把这个谜底揭开。
在网络上搜索了各种资料,慢慢啃下来,抛开那些艰涩的研究术语,我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
1.“炎帝”和“黄帝”都是国号、世袭的称号或部落名称,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
2.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有共同的祖先(少典氏,或者更早的烈山氏等),也就是同宗同族的两个不同分支。
3.炎帝部落的强盛早于黄帝部落,后来逐渐衰落。与黄帝部落发生阪泉之战的是炎帝部落第8代首领榆罔(从与黄帝共同的祖先算起是第12代,中间有几代夭亡,由后代继承首领位),这时的炎帝部落经过五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势衰,而黄帝部落正是盛时,因而将炎帝部落打败。这就跟《史记》中记载的“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对上了。神农氏就是炎帝,因为“教民耕农,故号曰神农”(班固)。这同时也保持了之前读到的“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中那个神农氏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因为前面说到,“神农氏”(炎帝)这个称号先后有8个人继承,那位为百姓尝百草最终因误食断肠草而身亡的神农氏,和后来无力征讨诸侯保护百姓的神农氏应该不是同一个人,前者应该是早期的开荒者、建设者,而后者是末期的守业者(没守住)。
这么一捋,我心里的两个结就解开了:一个是尝百草的神农形象依然完美,另一个是我们之所以自称为“炎黄子孙”,是因为炎帝发展在前,黄帝发展在后,他们之间是前后相继的关系,因此应该将“炎”放在“黄”之前。
我之所以会纠结于“炎黄”还是“黄炎”的问题,是在跟随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不论是对经典,还是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关系,都要搞清楚先后次第的问题。就像我们可以说“父子关系”“师生关系”,却不能说“子父关系”“生师关系”,因为父先子后,师先生后,这样的次第关系是不能颠倒的。同样的,经典=经+典,“经”是在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始发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典”是对“经”进行阐发和诠释的著作,它们无论在对文化发展的引领和贡献程度上,还是在前后次第上都是不可调整的,因此“五经四书”才是规范的表述。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同理。
4.炎帝、黄帝和后来作乱被黄帝征服的蚩尤(和炎帝同支)拥有共同的祖先,他们之间的战争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可能连民族矛盾都算不上,更不是国家之间的战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