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名: The Rest Is Noise
内容简介 :
关于现代音乐的是非从未消失。在毕加索和波洛克的画作售价过亿的时候,自斯特拉文斯基的《春祭》以降,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仍在向听众传递不安的涟漪。现代音乐无处不在。先锋之声在好莱坞的惊悚电影配乐中大行其道,从地下丝绒乐队开始,极简主义对摇滚、流行和舞蹈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纽约客》的杰出音乐评论家亚历克斯·罗斯照亮了这个秘密的世界,并展示了它如何弥漫于20世纪生活的每个角落。
《余下只有噪音》讲述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格,他们抵制对古典主义的过去的崇拜,与广大民众的冷漠作斗争,并违抗独裁者的意志。无论是用最纯净的美来吸引听众,还是用最纯粹的噪声来打击听众,作曲家们一直都洋溢着当下的热情,拒绝古典音乐作为一种式微艺术的刻板印象。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维也纳到20世纪的巴黎,从希特勒的德国、斯大林的俄罗斯到六七十年代的纽约市中心,罗斯将20世纪的历史及音乐编织在一起,在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与更广泛的文化之间建立了启示性的关联。通过他所讲述的音乐,《余下只有噪音》重述了20世纪的历史。
作者简介 :
亚历克斯·罗斯(Alex Ross)
199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96年起为《纽约时报》撰写乐评,著有《余下只有噪音》(The Rest Is Noise,2007)和《倾听》(Listen to This,2010)。《余下只有噪音》荣获2007年美国国家评论奖、《卫报》优秀图书奖,当选《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年度十佳和《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图书,并入围普利策奖决选名单。罗斯获颁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的艺术与文学奖,以及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和曼哈顿音乐学院的荣誉博士学位。
郭建英
1953年8月生于北京。先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现居美国旧金山湾区。除在信息产业从事研发、管理工作外,长年对音乐艺术与其他人文领域持有深厚兴趣,受教于多位音乐家、诗人、哲学家。曾与其他译者合作翻译出版《瓦格纳与哲学》。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有的人名和作品名不是常见翻译法,但是后面有很详细的索引。
# 用多种手法讲述了20世纪的古典音乐,有音乐家小传,有专业的音乐讲解,有文化和社会史,有目击者的第一手叙述,有八卦。
# 现代派水太深………有些地方读的还是比较吃力………不过这书居然写到了wg和尼克松在中国,不得不说尺度还挺大的………值得一读
贰:
二十世纪有古典音乐吗?在绝大多数现代人的认知里,答案是没有,否则也不会被称作「古典」了。事实上,在这个有登上月球也引发核爆的世纪,古典音乐依然存在,甚至迎来了它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但这不妨碍它成为现代文化中的无人区。看看当今的流行文化就知道了,好莱坞电影中有哪些角色喜欢古典音乐呢?大概只有汉尼拨先生了,他在《哥德堡变奏曲》里做着血腥的事情——古典音乐被当成了和食人狂魔一样的异类。
好在有了亚历克斯·罗斯(Alex Ross)的《余下只有噪音》。罗斯在写作本书前已经是声名鹊起的音乐评论家,在《纽约客》这样的文化大刊中拥有专栏。
他要剥离古典音乐的精英主义面纱。大众眼中,古典音乐是一些孤高的男人做出来的小众事物。实际上,古典音乐依然是二十世纪作为商品的音乐的生产消费链条中的一员。古典音乐也有大的工作室和唱片厂牌,以及小众的实验性圈子,甚至和最贴近消费者的流行音乐一样,也有音乐节。
卫报对这本书的评价极高,「这是一本所有人都能读懂的音乐专著,」然后它调皮地补充了一句「六百多页中没有一处乐谱。」没错,阻隔大多数人去阅读音乐专业书籍的,通常是乐谱。
叁:
这本书也直接启发了「The Rest Is Noise」艺术节。发起这个项目的南岸中心的艺术总监Jude Kelly说: 「受到罗斯的启发,我们开始捕捉一个世纪的精神,听听音乐如何反思这个百年中的战争、革命还有混乱。我们希望用这是个宏大的节日,启发新的观众去发现二十世纪的多重故事和音乐。」
这项为期一年的关于现代音乐的庆典利用编年史来探讨二十世纪的音乐。每个周末都会安排讲座,请客座讲者来分析那些听觉的里程碑。这意味着有超过250项活动,包含了一百场音乐会和一百五十场讲座。罗斯在书中提到的电影配乐与交响乐的妙趣关系也在节日中呈现。爱乐管弦乐团现场表演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里的音乐。在书中展露尖尖角的爵士乐也得到了一席之地,艾林顿公爵的作品也得以再现。
罗斯和《余下只有噪音》并不完美。
这本书谈论的是欧洲和美国,其中前者以苏联和德国为主,至于远东、拉美等地的音乐现象均未被谈及。诚然,就数量级和影响力而言,这本书忠实地反映了音乐版图。可就文化现象而言,那些音乐国度的边疆地区在对主流的学习、探索还有思考更加鲜活,更能体现音乐之无疆还有它直击内心的力量。
查尔斯 · 艾夫斯,也许是美国最独特的作曲家之一,只写了几页,沃恩 · 威廉姆斯、沃尔顿和霍夫汉内斯这样的名字几乎没有被提及。 他还设法完全忽略了二十世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充满活力的音乐文化,自西贝柳斯以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已经出现了许多世界级的作曲家。
他用近千页去讨论作曲家,但暗含的定语前缀是古典音乐的。他试图用创作旋律的人这一根本性的线索去串联二十世纪的音乐史。爵士乐成为了他的房间里的大象。
罗斯肯的意识到了爵士家们的存在和地位——查理 · 帕克存在于字里行间的意义是为了向斯特拉文斯基致敬;约翰 · 科尔特兰和迈尔斯 · 戴维斯的演出主要目的是激发史蒂夫 · 赖希的灵感——但这些人没有以作曲家的身份大幅出现,哪怕他们对音乐的发展同样意义非凡。
所幸罗斯颇有写作者的风度。他意识到并不是去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念,让别的观点消失,而是让自己认同的东西能在意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拒绝让自己成为某个厂牌或者观点的代言人。用语言的秘密武器来凸显写作的重要性。
尽管旁征博引,但书的脉络极为清晰。在绝大多数章节中,读者的视点紧紧跟随一群作曲家,以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那一位,犹如观察时代的沙盘,看他们如何在挣扎、享受、战斗和怀疑中成长,以及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何以成为可能。
所有人都能从阅读本书中获得乐趣。
如果你对本书的论述不感兴趣,把他们当成人物故事去看能获得乐趣。他的笔描绘了燃烧着的烟头还有作曲家额头上的皱纹。如果你是个音乐专业的学究,同样能从中得到专业的快感。书中随处可见对乐谱的专业分析还有变调变奏的评论。
这本书是一颗炸弹,炸碎了现代主义对音乐历史的阐释。当尘埃落定,人们终于窥见这个摇滚乐电子乐迪斯科的世纪中埋藏深处的古典音乐。至少,这本书凿出了通往这个方向的一条路。
现在,是时候捡起书本,去听听罗斯谈到的那些音乐了。
肆:
确实是一本入门20世纪“现代”音乐不可或缺的宝藏 我感到惋惜的是很少提到欧洲/美洲两地以外的作曲家 除了最后一章 前面十四章出现过的亚洲人只有小野洋子和一柳慧 武满彻的笔墨客观 对中国的描述也还可以 不过像坂本龙一或者三善晃 黛敏郎这些人难道还不足以记入历史吗?
暑假在巴黎曾经听过一位Messiaen教过的学生现在也是老者/作曲系教授的课 先生名Michel Merlet, 写的钢琴协奏曲让我很是感动 因为喜欢武满彻且知道他也是Messiaen的“粉丝” 便想问问这位教授是否见过本人 我的法文不好当我提到武满彻的时候 老先生的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告诉我他是一个伟大的作曲家 那种感受至今难忘
有一句话值得挑出来:If the Chinese classical business can accommodate new music in the coming century, the center of gravity may shift permanently eastward
关注朋朋不迷路,发送简信交流更便捷;
更多书单 信息,点击简书个人主页查阅;
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请自觉投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