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岁宝宝睡眠特点及建议,妈妈再也不怕哄睡了!
0~2岁宝宝睡眠特点及建议
根据《实用程序育儿法》、《婴幼儿睡眠全书》、《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结合自身养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睡眠问题,总结了0-2岁宝宝的睡眠特点,以及培养良好睡眠规律的具体建议,供大家参考。
0-6周的宝宝
睡眠特点:新生宝宝,没有昼夜之分,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睡眠建议:标准的“吃了睡,睡了吃”的作息状态,顺其自然就好
6周-3个月的宝宝
1. 睡眠特点:开始建立内在的生物钟,逐渐形成固定的睡眠节奏,这个阶段是培养宝宝作息规律的最佳时期。
2. 睡眠建议:
白天3~4个小觉(室内不要太暗),需注意培养宝宝昼夜分明的作息规律。妈妈最好将宝宝睡前半小时和睡醒后的状态记录下来,做一下对比,熟悉他的睡眠信号。
宝宝出现睡眠信号(揉眼睛、打哈欠等)后,及时开启安抚哄睡模式,比如轻拍宝宝的肩膀、放轻音乐、哼歌等。
如遇到睡眠困难,可介入推车、摇篮。尽量培养宝宝独立入睡,但也不用完全回避抱睡、奶睡
4-6个月的宝宝
睡眠特点:
生理发育导致宝宝出现严重睡眠倒退。
整体来本阶段宝宝的作息更加规律,白天3个小觉,晚上连续睡5~8个小时
长牙期,宝宝开始变得烦躁,频繁醒来。
宝宝睡眠倒退的原因:
宝宝对周围的事物,看得越来越远,越来越清晰,开始学习并观察周围事物,这些刺激往往使宝宝抗拒睡觉。
有些宝宝学会了翻身,身体也会不自觉在睡梦中进行“练习”,这样也很容易把自己弄醒。
2. 睡眠建议:
掌握宝宝睡眠节奏,开始固定宝宝的喂奶时间,巩固宝宝作息规律。
白天不要展开过多的早教活动,宝宝接受的信息量过大,会影响入睡及睡眠质量。
留意到宝宝的睡眠信号后,及时减少外界对他的吸引。
晚上睡觉因为翻身或自己醒来玩,先不管他,可能过会又自己睡着了。若宝宝因为翻过去,翻不回来而烦躁、哭闹,那就帮他翻回去。一定不要轻易用喂奶、抱哄等方式,因为这很容易养成新的睡眠依赖。
7-9个月的宝宝
睡眠特点:
宝宝白天清醒的时间变长,白天由3个小觉逐渐转变为2个;
到8个月左右,宝宝的夜间睡眠应该持续10~12个小时(不喂夜奶也能睡整觉啦)。
在9个月时,有些宝宝可能在傍晚时分会小睡一会。
和上一个阶段差不多,受大运动发育的影响,部分宝宝开始会爬、会坐,睡觉的时候可能会在床上滚来滚去,或者睡着睡着突然就坐了起来。
长牙期,宝宝开始变得烦躁,频繁醒来。
2. 睡眠建议:
经历生理发育的阶段,只要不哭不闹,尽量不去管他,减少人为干预,让宝宝逐渐自主入睡。
若是因为长牙夜醒频繁,烦躁哭闹,甚至尖叫惊醒,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帮助宝宝舒适度过长牙期,比如冰冰的牙胶。
10-12个月的宝宝
睡眠特点:
还有部分宝宝存在有上午和下午的小睡,不过在这个阶段,小睡时间会逐渐减少,尤其是上午的小睡,开始彻底由白天2个小觉变得只睡1次(有些宝宝可能要到15个月才开始每天只睡1次小觉)。
晚上上床的时间前后稍微不太一样,这取决于孩子的劳累程度、白天的小睡质量等因素。
2. 睡眠建议:
本阶段,宝宝上午的小觉明显减少,可以开始把他晚上上床时间提前一些,比如20~30分钟,这样下午的小睡也可以早点开始(变为午睡)。
1-2岁的宝宝
睡眠特点:除了部分宝宝会在15个月开始每天只睡一次小觉,这个阶段宝宝的睡眠节奏跟成人无异,白天2个小时午睡,晚上整夜觉。
睡眠建议: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让宝宝养成晚上早睡的习惯。
以上是宝宝不同月龄的睡眠特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睡眠问题之所以每个阶段一直存在,绝大多数是由习惯所致,已经养成习惯再来改善,不是一两天就能搞定。妈妈们要有耐心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