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并非“共识”,“反共鸣”比“共鸣”更有价值 。——这是何伊凡老师在新书《知行力:重新定义成事逻辑》中的一句话,很短,却让我心中一震。
所谓“共鸣”,在我看来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层面的认同感,而且产生的是情绪共鸣;“共识”则是强调大家形成一致的认知或共同认可的内容;除此之外,我还想到了“常识”——更强调事物发展的规律。
反共鸣源于“不同”,能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
共鸣源于心理层面的认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果产生共鸣,大概率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其中可能包括相似的身份、相似的背景,等等。
如果想产生有价值的“反共鸣”,我觉得包容与换位思考必不可少。
在我看来,反共鸣带来收获的前提是拥有一颗包容的心,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尊重每个人的不同想法。这种情况下,其实是了解人与人“不同”的好机会。
除了反共鸣,反共识同样价值巨大
何老师书中举例说明有共鸣、无新知的情况没有太大价值,我对此非常认可。与此同时,我很好奇,为什么何老师不说“反共识比共识更有价值“?
可能的原因是:反共识不一定是对的,因为大多数的共识都是经验的总结。但我们一定不能忽略反共识——很多时候真理并不一定站在人多的一边。我举一个汽车行业的例子:
几年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刚起步时,行业内很多人并不认可造车新势力(以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大家觉得这些企业都会昙花一现。少部分人相信新能源是趋势,拥抱变化,最终获得了更快的成长。
在这个例子里,大部分人的共识是造车新势力没有未来,而少部分人形成了反共识,这种反共识在小圈层中其实也是共识,甚至会在小圈层内引起共鸣。
在我看来,反共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主流共识相反(这里很多时候是反常识,比如常识认为存钱致富,其实富人擅长借钱而非存钱),另一种是远远领先于主流共识(类似上面新能源车的例子)。
无论是哪种情况,真正产生价值的反共识都需要依靠独立思考的能力。
反共鸣带来换位思考,反共识需要独立思考;反共鸣靠他人体现,反共识靠自己思考。
对共鸣、反共鸣、共识、反共识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可以指导我们有意识的“代入”,从而看到更大的世界;系统性的独立思考,从而预判到趋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