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大米,一把小米,在火苗跳动里慢慢相互融合,相互分解,变得粘稠,黄白分明渐渐变成浑浊的黄色。
烟火把雨水浇灌的植物的种子幻化成食物,能量相互转化中开启又一个使命。
种子与雨水阳光相遇,在大地母亲的怀抱孕育生命,又哺育人类生长。一滴水,一缕阳光,一颗露珠,一把泥土,在自然的转化中接受时间的考验。
持续的去做一件事情,才能看见由量到质的改变,质与量在。无限的空间当中,经过能量的转换以明像显现出来,这就是人们所要的结果。
王羲之终日练字,用后院池水清洗笔砚,最终将赤水染成黑色。池水变色绝非王羲之最初想要的结果,但是这正见证了王羲之苦练毛笔字的坚持。
水滴石穿是水的坚持,水滴沉浸在下落的快乐中,敲打石头,石头享受水滴的按摩,用身体承受的挑战。石头不曾想过千年万载自己会被一滴水击穿,水穿越石头沉入大地的怀抱。
沉浸式投入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快乐。
记得前几年一个冬日的午后,太阳斜挂在120度的方向,照在身上暖暖的,舒舒服服的。
这样的午后要做点什么?一个慵懒的午睡之后捧起一本书,那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书中的故事只剩梗概,一封封带着烦恼的信寄出之后,收到回信,一块块干渴的心田被滋润,一片片阴雨的天空,在心灵阳光的照射之下,重新阳光四射。
好治愈,好安静的一本书,配那个安静的午后是那样的惬意与从容。
很长时间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整本书,就在那样一个平平淡淡的午后,4个小时的时间,读完一本书。
大地久旱逢甘霖,心灵被一串串文字慢慢治愈,慢慢填满。文字在心灵回荡,久久不想动,只想沉浸在故事里,和主人公一起高兴,一起悲伤。
阅读需要时间,沉浸在里面,一点点浸润心灵。读一遍,读一本,不能解心灵的困惑。流行不一定经典,经典注定永远流行。经典经历时间的考验经久不衰,更须满满细品。
药到病除是人的想法,一点点穿越渗透,才能治愈疾病。
人的欲望总是想快速看到结果,欲望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岁月经不起诱惑的离间。扎下根,叶才有生长的根基,才有下落的家。
喜欢一个领域,沉浸式去研究;喜欢一本书,沉浸式阅读;喜欢一个人,让他她感受到爱。
陌生在时间的浸润里慢慢露出真相,虚幻的世界,真实的存在,一切都在沉浸式体验中品尝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