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已经为大家解释了什么是“玩命营销”,即“以客观的媒体人角度,用媒体的正面力量去在消费者心中逐步建立品牌形象的策略。”
其具体的操作办法,即为“利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去揣摩出各种‘玩法’,并抓住营销的‘命脉’——做口碑、走正道,从而帮助企业在‘爆品时代’存活,甚至走得更远。”
目前,国内的流量分区还是非常明显,且没有完全胜出的赢家,可以说,各大流量主体处于百花齐放的良性竞争阶段。具体包括:以社交为优势的腾讯生态圈,以传播为优势的微博生态圈,以算法、内容为优势的头条生态圈,以电商为根本的阿里生态圈,以用户行为为指导的搜索引擎生态圈,以及以用户量、活跃度为核心的APP生态圈等。
而我们的消费者也已经走在时代的前面,从过去的盲目从众,变成了“精明的利己主义者”,消费时有了更多的考量,具体包括:性价比、创意、用途、兴趣、方便快捷、互动性等。
“玩命营销”的核心思想,就是让“营销”脱去“欺骗性”的外衣,真正变成一种“实惠”和“机会”,在能带给消费者真正的“好处”的同时,让“好产品”产生“口碑裂变”,让优秀的产品和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促使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建立一个和谐共赢的商业生态系统,甚至在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商家与商家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竞争机制,从而使中国的产品、服务、人文素养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不仅是将来新零售的最终目标,也是作为媒体营销人的衷心愿景,更是中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光明道路。
因此,我认为,“玩命营销”就是“好产品+好玩法+好传播”。只有好的产品,才有传播的价值,才能激发消费者燃起购买的欲望,才能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口碑;只有好的玩法,才能吸引消费者愿意主动了解产品,把产品的优势更好地告知消费者,甚至产生裂变;只有合适且精准的传播方式,才能在尽可能节省企业宣传成本的前提下,将产品推荐给精准的用户群体,从而更高性价比地刺激消费。
可以说,如果我们坚定不移地做好“产品”、“玩法”、“传播”这三个维度的工作,就一定能让产品变成“爆品”,不仅让消费者愿意付费,更加让消费者愿意“持续付费”。
在过去的一代电商时代,消费者因为刚刚享受到互联网购物的便利,因而愿意追求在众多商品中搜寻到所需的快感。但今天,我们会清楚地发现,真假难辨的广告铺天盖地,已经使消费者疲于应对,那么,在将来,消费者将更愿意方便快捷地获取“实际优惠”,这便预示着我国已经进入产品琳琅满目的二代电商时代,也可以认为是“爆品时代”。
那在消费者眼里,究竟什么是“实际优惠”?仅仅是因为便宜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瑞幸咖啡亏损8亿”的事件中来寻找答案。
“免费营销”是最近几年已经被“玩坏”的玩法,在许多“职业”的营销人看来,人们是会为“占便宜”而疯狂的,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激发大家去转发,从而促使老用户带新用户,产生裂变传播,甚至有人称之为“病毒传播”。
乍一看来,这种营销模式确实非常高明,瑞幸咖啡采用大规模补贴获客,使得人们的确发现“天上掉了馅饼”,甚至“不止掉一次”,因此,瑞幸咖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发展,直到瑞幸咖啡的财务数据被媒体曝光,这才引起业界愕然——今年前三个季度,瑞幸咖啡总销售收入3.75亿元,毛利润为亏损4.33亿元,净亏损竟高达8.57亿元。
那么,一个很可笑的事情发生了:为什么瑞幸咖啡生意越好,赔得越多?
首先我们需要认定的是,“免费营销”的模式没有错,因为从销量提升、消费者积极参与的现象来看,营销很成功。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们可以对比看看咖啡业的老巨头——星巴克。
在宣传推广这一层面,星巴克似乎就像一个隐居在商业圈的老人,不吵不闹,保持优雅。它并不远离人世,相反,总出现在最繁华的商业地段,成为职业白领休闲、工作的好去处。
那么,为什么星巴克几乎很少发声,它的江湖地位却似乎从未被动摇?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星巴克与瑞幸咖啡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提供给消费者的“实际优惠”是不一样的。
瑞幸咖啡通过给消费者“占便宜”引爆消费,而星巴克则是牢牢把握自己的核心价值——好咖啡、好环境、好服务,真诚回馈“忠诚相待”的每一个消费者。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好的推广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销量增加不代表高的收益,成功拉新不代表赢。
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一个产品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性,而消费者会因为什么原因购买你,决定了你应该回馈给消费者的“实际优惠”。
那么,瑞幸咖啡尽管亏损了8亿,却并不意味着失败。这仅仅说明,瑞幸咖啡在给消费者“占便宜”的时候,并没有提升自己的产品、服务水平,没有真正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没有真正树立自己的口碑。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真的要好好享受一杯咖啡,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还是“星巴克”,而不是“瑞幸咖啡”。
综上所述,“玩命营销”是我提出的一种尽可能客观、全面的营销思维,我们想出了好的“玩法”(比如免费营销),做了好的传播(形成了裂变),仍然不够,我们必须要给消费者“好产品”(能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口碑,产生持续消费动力)。
只有这样,才能将营销的智慧转化为消费者和企业的双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