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完辉哥谈日更的语音之前,我正处在想写但是写不出来的状态。
一如我简书的文章列表中,有好多写了几句想法但成不了记录,或者是尝试某一类文体但是进行到一半下不去的写作.....要是我愿意发布出来,其实我也不至于日更中断的。
但是基于想要写得质量更高,我往往就宁愿停更也不愿意发布出来,现在想想这样的行为可能更多的是损害到了自己,本来最为一个初出茅庐的丫头,写点东西也谈不上能够给人带来多么深刻的感悟,也还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给人家借鉴,日更写写更多是让自己舒心的,搞这么多心理负担反而让自己的写作思路很受限,感觉上也不再美妙,更别提啥高质量的更文了,量都没有,就追求质,总得给点一步步突破的燃料吧。
高质量日更看起来是对自己的严要求,但自己在实践的过程中,多少有些违背日更写作-写出我心的初衷了,不仅是内容上没有写出我心的流畅感,同时“高要求”也给本还没有养成习惯的日更,设置了重重阻碍,实在不大可取。
写出我心,不限题材,不限字数,不限文体,日更会变得更容易,也会变得更加有趣吧。
下午心血来潮,想要写一篇有思想性的社评类文章之前,我在看一本李笑来推荐的一本书,名字叫做《超越感觉》,看完自己感兴趣的一段关于认知方面的文字后,再次学习了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之间的差别,意识到被动学习的诸多缺陷,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这主动学习的过程就包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
所以就那么一瞬间,我想,怎么着也得习得主动学习的能力吧,这个包括我不能一天两天地只在那边看书,而不写点东西出来。紧接着,我就上网随意找了个社会性的话题,然后尝试写分析文,但是开了个头后,就卡住了,发现自己对于这个问题,没啥思考,越卡越想越沮丧,越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
所以,在听到辉哥语音中说到阻碍写作的因素里有自我怀疑时,我想自己就是遇到了这么个困境。我太想一下子就写好了,恨不得一下子写出一篇很有思想的分析文好证明自己本来就有很强的主动学习能力,所以遇到写不下去的时候,就会觉得挫败。似乎忘记自己在做的是尝试写分析,尝试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心血来潮想写,但是写不出来,说明当前思考能力还不足,不是很正常的么,一下子写得很好才奇怪吧。
日更的基调定得这么高,导致自己下不来,苦恼到又想放弃。而听到辉哥在语音中,读到的季羡林老先生在清华园日记中的几篇日更,提不仅文字篇幅段,还有脏话,对于问题直接表达不满的样子,我忍不住发笑,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对于日更这件事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些,明明更触动我的是真实的感受,我却老想着凹个令人眼前一亮的造型出来。
善哉善哉,我打算放过自己,再次回归本心来书写✍️
辉哥也说,写作可能让一个人表达地更加清晰,思考问题会变得更有逻辑。保不准我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坚持日更中日日提升了呢。
抛开高质量日更的负担,写出我心~以晚餐明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