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便好》
庚子年四月二十日,今天有些勞累,走上天臺靜靜看一下夜空但又想到河邊走一下,便讓心飛到河邊看著人來人往,望向不遠處的萬家燈火,想著美好的夜色,來了點感觸,就寫下此文,以作紀念這個好意境。今天充實的一天,雖有忙碌,但又感覺心靈十分安靜祥和。
“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常常聽說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獨處時身心裏的孤獨,而是群處時精神上的荒蕪。
林語堂先生用這種方式描繪孤獨:孤獨兩個字拆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蓬下,細犬逐蝶深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余兩鬢風。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然熱鬧,可都與妳無關,這就叫孤獨。
周國平: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松,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似乎在很長時間裏,前擁後抱,熱熱鬧鬧,才是生活的常態,其實,孤獨才是人生永恒的狀態。人們往往渴望來自外物所給予的安全感,實際上沒有任何物質比自己給的安全感更重要,更實在。
獨處,總不免有些寂寞,但也正因為寂寞,我們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獨處時如何對待自己的時間,就是他的生活態度。在有限的珍貴時光裏,與其關註、討好他人,不如修養和完善自己。
托爾斯泰說:“在交往中,人面對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獨處時,人面對的是整體和萬物之源”
蔣勛《孤獨六講》記:孤獨和寂寞不壹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
生命不是比較,不是戰勝,而是接納和完善。
孤獨是一種圓融 ,真正的孤獨是高貴的,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對的是真正的自己,人類的思想一切都源與此處。不管他處於什麽樣的環境他都能讓自己安靜,他都能自得其樂。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孤獨,那他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紅塵陌上,獨自行走,綠蘿拂過衣襟,青雲打濕諾言。山和水可以兩兩相忘,日與月可以毫無瓜葛。那時候,只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在人群中孤獨成長,也從那裏汲取並報以溫暖,人間生機勃勃,萬物神聖而又美好。
孤獨,是妳生命的“必修課”
隨著互聯網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式越來越多,但與此同時,人們的內心卻越來越孤獨。
不管是在單位、家中還是外面,能夠靜心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少,幾乎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抱著手機,說是在溝通事情或者打發時間,其實是害怕孤獨的一種體現,這種害怕源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
人們總覺得擁有越多才越安全,其實,所擁有的這些,包括權力、財富、地位、感情等帶來的安全感只是暫時的,壹旦無常現前,這些外在的東西都不能給妳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唯有內心的安然淡定才是至關重要的,內心的定力需要通過修行獲得,因此修行首先就要學會面對和享受孤獨。
當手中擁有權力和財富的時候,可以調配很多資源,決定很多人的命運,但同時也會帶來煩惱。
佛經雲:“有田憂田、有宅憂宅,牛、馬、六畜、奴婢、錢財、衣、食、什物,復共憂之。”正所謂多壹物,多壹物的煩惱,擁有了,唯恐失去。即便沒有失去的危險,也會因為衣食無憂而失去奮鬥目標,進而內心感到空虛和孤獨。
從前,有一個窮秀才,看到富人家有吃不完的糧食,用不完的錢財,非常羨慕,發誓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富足的生活。
後來,他發奮讀書,科舉考試中了舉人,在朝廷謀得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也過上了當初令自己羨慕的生活,可是得到這些後,他並沒有感到快樂。
雖然每天也錦衣玉食,傭人伺候,但是公務纏身,再也不能隨心所欲的出遊,此時的他反而羨慕起那些自由自在的窮人。
沒有崇高信仰的人,在自己的各種需求都滿足以後必然會失去奮鬥的方向,進入一種孤寂的狀態。設立追求更高的目標,太難;放棄所擁有的去追求所謂的自由,又舍不得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都是這樣在患得患失之間徘徊虛度?
人是伴隨著孤獨來到這個世界,然後又孤獨地離去,期間忙忙碌碌地想要擺脫孤獨,最後卻不得不獨自孤單地離開這個世界,走向下壹個輪回。
很多人圍著妳轉,看重的只是妳手中的權力和財富,權利會為妳帶來一時的熙攘,但終究不會長久,一旦失去,剩下的只有孤寂。感情也是一樣,當他或她不能從妳這裏獲取利益的時候,自然會離妳而去。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人們在世間愛欲中,獨來獨往,期間看似獲得了一些什麽,但是面對死亡的時候又無處著力,只能獨死獨生。
《佛說無量壽經》雲:“善惡變化、殃福異處,宿豫嚴待,當獨趣入。遠到他所莫能見者,善惡自然追行所生。窈窈冥冥別離久長,道路不同會見無期,甚難甚難復得相值。”
夜闌人靜,卷簾寂坐,細細思索,既然人註定了要與孤獨為伴,那麽何不坦然面對自己的內心呢?
很多人每天不看新聞就覺得少了些什麽,其實無非少了一點茶余飯後的談資而已,不知道也罷。很多人幾天不參加聚會,就沒有了存在感,覺得失去了所謂的圈子,那些無聊的社交聚會又有多少實際的意義呢?狂歡無非是壹群人的孤獨罷了。
世間人總覺得煩惱痛苦多,需要通過與人交流來釋放宣泄這種壓抑和苦楚,其實他們不知道,這所有的痛苦煩惱都來源於內心,是內心掛礙的體現。
煩惱從心起,亦將從心滅,想要打破這種掛礙,必須從內心入手才行。人在面對自己內心的時候,只有學會放下,才能從各種羈絆和煩惱中解脫出來。
放下二字,說起來簡單,但是真正做到卻很難,尤其是獨自面對自己內心的時候。
孤獨是種感覺,其實也是壹種妄念。世界很單純,復雜的是人,孤獨是因為既希望有人關心,我們要正確的看待孤獨,更要學會享受孤獨。在孤獨中調伏自己的習氣,在孤獨中增長自己的智慧,在孤獨中培植自己的福德。要學會在喧囂中享受孤獨,在人群中品味寂寞,實際上,體悟孤獨和安於寂寞也是一種修行的大境界。
大道至簡,望君明道。
妃子笑於珠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