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老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生儿育女是否就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吗?
以上争论来源于一次火车上的偶遇。
那是在2014年的某一天,我带着孩子独自乘着绿皮火车回北方。
车上人虽多,但买到票的我安稳地坐在了座位上,看孩子在座椅上开心地玩着。
那时候的孩子还小, 挺逗人稀罕,过往的人都想逗逗他,坐我斜对面的大爷也是如此。
大爷孤身一人,带着一小包。皮肤稍有点黑,额头皱纹有点深,头发花白,眼神犀利,看上去很有精神。
他坐得很板正,哪怕在逗孩子时都笑得很刻板,让我不禁觉得好笑,似乎是一位挺严肃的大爷。
逗了几下孩子,老爷突然和我谈论起了婚育问题,说现在很多人到年龄了还不生孩子。
我顺口答了一句,“很正常,现在很多人不是没有结婚嘛。“
原以为稀松平常的一句话,竟然像捅了马蜂窝,点燃了炸药一般,让大爷一下子蹦了起来。
大爷瞪大了眼睛,额头的皱纹夹得更紧了。
“这是违反人类生存的本能,那是不完整的生命。”他突然气愤地说了起来。
我看大爷这样子,心中突然有了一个念头:难道大爷家有孩子因为不婚和大爷发生过争吵,所以大爷对这个问题是如此的介意?
大爷继续说到,不结婚不生孩子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我以为大爷是在开玩笑,便争论了两句。
谁知大爷脸色一冷,痛斥着,说适龄阶段不结婚不生孩子是自私,漠视,是一种对家国天下的不忠诚。
话已至此,无法再聊。
我不冷不热地嗯嗯了几声,也就不再和大爷争论了。旁边一中年女人忍不住搭话道:儿孙自有儿孙的福气。
这话又戳中了大爷爆炸点。他蹦高地嚷嚷了起来:“什么叫福气?这明明是自私,还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见他情绪如此激动,中年女人便也不再和他争论,将头转向了一边。
大爷又和我抱怨了几句,见我不再说话,便停止了和我的交流。
后来没过几站大爷下了车,我在车上却陷入了思索。
那时,心中想得最多的大爷为何如此失态,暗自想着大爷的家庭里是否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比如儿女抗拒结婚,让大爷满怀期望抱孙的想法落了空,以至于在外面时和人讨论这问题才会如此失态。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中的想法却又好像有些不一样了,尤其是近年来。社会的变化。好多子女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因此大爷当初的话仍时不时地响在我的耳边。
现实生活当中,婚恋压力大来源于生活工作和付出成本,专心伺弄孩子就意味着放弃很多东西。
家中有老人帮着带还好,没有老人帮忙带,就意味着要家庭、工作两不误,其中付出的精力可想而知。
有时候忍不住会想在我们父母以及之上的年代,一个家庭里同时带好几个孩子,也是普遍现象。可为什么他们却能够两不误呢。
我觉得应该是来源于现代人所追求的不太一样。以前追求的是吃饱穿暖,做一个正直的人;而现在追求的是吃饱穿暖,做一个优秀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