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钗黛合一方为人生》

《钗黛合一方为人生》

作者: 江不羁 | 来源:发表于2019-11-09 21:37 被阅读0次

在《红楼梦》中,读者关于宝钗和黛玉的争议一直存在,有人认为宝钗虚伪,喜欢黛玉的真性情,而有人觉得黛玉爱使小性儿,不如宝钗周全大度。可是无论是宝钗还是黛玉,她们不同的人生境遇以及身份背景造就了她们独特的性格和处世方式。映照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宝钗的大度或是虚伪,黛玉的真性情还是小性儿,其实都代表了我们人生中的不同阶段,钗黛合一才是真正的人生。

我们在书中看到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作者设定的场景和阶段,而如果仅仅从书中的文字表述来看,我们其实只能如管中窥豹一般,只能窥到一个模糊的人物局部,作者并没有在书中完整地呈现出关于这个人物完整的一生,宝钗如此,黛玉亦如是。关于人物形象的空白,留给我们无穷地探索。

我们只看到书中的黛玉真性情地过着诗意人生,可是高鹗续本中黛玉早逝,她的人生也停留在潇湘馆这方小小的天地中。然而曹公的书并没有真正完结,从其“草蛇灰线”的写作伏笔中,我们推测,黛玉的人生或许是不幸的,可是我们没有机会看到她真正的后半段人生。试想一下,黛玉的后半段人生如果失去了大观园和贾母的庇佑,那么依照此刻的真性情而活,率性不知收敛,那么恐怕会招惹许多是非。而宝钗,我们看到她小小年纪却格外老成,有人认为她世故圆滑,颇有城府,可是我们却不知道,她幼年时也会偷看禁书、嬉笑打闹,可是后来父亲去世,母亲纵容着荒唐的兄长,成不了大事,从小便被父亲寄予厚望的宝钗不得不成长起来,应付周遭的人事,撑起整个家族的发展。她见识过上流社会的腐败,也目睹了底层人民的窘迫。时势所迫,她空有青云志却无从施展,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掩藏自己的真性情,苦修身心,参悟人生,成为寂寞的“山中高士晶莹雪”。

如果用我们的人生来设喻的话,那么真性情的黛玉无疑是属于少年时期的,是真我的展现,率性而活,因为没有经历过社会的黑暗,所以纯洁无暇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成长中的宝钗就像是青年时期的我们,逐渐摸清社会的出牌规则,也渐渐学会处事之道,开始游刃有余的生活工作,因为需要生存,所以不得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经历过各种跌宕起伏,终于开始了悟,一切都将成为浮云,就像宝钗在不断地修炼自我中参悟了人生,实现了“无我”,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智者,“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云淡风轻地回归自然,回归自我。

相关文章

  • 《钗黛合一方为人生》

    在《红楼梦》中,读者关于宝钗和黛玉的争议一直存在,有人认为宝钗虚伪,喜欢黛玉的真性情,而有人觉得黛玉爱使小性儿,不...

  • 黛钗合一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音”一回,黛钗合一,黛玉与宝钗的关系第一次变得十分融洽,二者的心第一次走的如此近...

  • Day 13

    说一说黛钗合一 读红楼梦,最大的感触就是曹雪芹明显的褒黛,但是细细品读便会感受到作者的深意,所谓黛钗合一可能就是最...

  • 怡红夜宴牡丹签,昭示了薛宝钗“金钗雪里埋”的悲惨命运

    太虚幻境薄命司里金陵十二钗判词第一首,历来是“钗黛合一”的证据,却也惹得钗党黛粉为到底谁是金陵第一钗而纷争不休。 ...

  • “钗黛合一”新解

    历来钗黛合一的说法是,“钗黛名虽两个人,实为一个人”,记得这是直接从脂砚斋中摘录而来,可是依我看脂砚斋最大的价...

  • 表面看钗黛分明,其实却是钗黛合一

    《红楼梦》当中与林黛玉并称〝绝代双骄〞的自然是薛宝钗了。这两人一个是贾宝玉的姨表姐,一个是贾宝玉的姑舅表妹。两个青...

  • 读红楼梦有感之薛宝钗,二

    不论是钗黛合一论,还是喜黛喜钗者,都别忘了,红楼梦是一部悲剧巨作。 悲剧文学的唯一特点,就是大结局是悲惨的。否则,...

  • 枉凝眉曲指谁?钗黛合一、先黛后钗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11页有诗、画的册页(金陵十二钗正册每人一页,其中薛宝钗、林黛玉合为一页),...

  • 评宝玉神游幻境(二)

    上回讲到宝玉做了个神游太虚幻境的美梦,他在幻境里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正册。笔者根据判词给大家解析了"钗黛合一"...

  • 【0905晨读感悟】你是个会聊天的人吗

    1、概括力 古典文学有很强的概括力,比如,《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每位都有一首判词,总结概括一生。 判词:钗黛合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钗黛合一方为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to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