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该不该允许孩子玩手机?| 儿童青少年的网络使用与幸福感

该不该允许孩子玩手机?| 儿童青少年的网络使用与幸福感

作者: 遥唯芳华 | 来源:发表于2019-06-02 22:03 被阅读0次

今天,数字化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工具。人们的工作和学习、自我表达和社会交往、日常娱乐和财经规划、居家和旅游等等,都离不开数字设备和网络。

然而网络也有其弊端,例如,网络的长期使用会使人产生过分依赖,并会让日常生活过分娱乐化与碎片化,这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因而,许多家长和教师谈“网”色变,认为网络是残害孩子的“洪水猛兽”,将网络等同于游戏与网络成瘾。他们会严格专制地控制孩子们网络使用的时间和场景。

但是,网络已成为当代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是真正的“数字原住民”。家长和教师的严格专制是否会激起孩子们的逆反心理,以至于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家庭、学校乃至社会该如何引导数字时代下成长的儿童青少年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

2019年5月10日,江西泰和四中举办了一堂由腾讯公司倡导的DN.A(Digital Natives Action数字原住民行动)网络素养公开课。孩子们在课上通过小组分析讨论的形式,完成了一系列课堂任务,也分享了自己与网络数字化设备结缘的故事。

孩子们普遍反映,网络给自己带来的最大收获依次是友谊、快乐和知识;但是网络和数字化设备的使用也带来了困惑并影响他们与父母或教师的关系。

我从网络游戏中获得了自信、征服感……。我对自己的要求和父母对我的要求是一样的,请相信我!

@彭同学

网络是赠与我的礼物,爸爸妈妈的担心主要源于不理解,控制网络使用一定能够提升成绩吗?

@肖同学

我因为学业压力,开始过度依赖网络,我向网友倾诉情感,在网上阅读。妈妈的引导和鼓励,使我开始发现现实中的星空,妈妈的善解人意和耐心的帮助,让我从过度依赖网络变成轻轻拥抱网络。我们需要老师和父母“恰当”的帮助。

@郭同学

我想做一款属于自己的游戏,但面对失败、成绩下降和父母的不理解,我选择了放弃。但游戏梦还在,终有一天我会重拾梦想!我需要爸爸、妈妈和学校的帮助。

@刘同学

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网络使用的需求,以及网络对他们的帮助和积极影响。我们更应该看到孩子们自主发展的渴望和潜能。一味地限制或控制不仅不会帮助他们,反而会加深亲子之间的隔阂与矛盾,也会压抑孩子们心理需求的满足。

心理学家Deci和Ryan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指出,自主性、关系性与能力感是人类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它们分别指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感知来自他人的关爱与支持;能够胜任一定的活动。

大量心理学研究证实,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是人类幸福感的源泉:当需要得到满足时,人们的幸福感更强,活力感更高,同时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更少,更能获得心理、社会机能的完满发展。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任务是获得自我认同,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可促进个体达成自我认同,所以,应给予孩子自由选择活动的权力和机会。

从青少年目前的网络使用状况看,其自主性、关系性、能力感都有较大提升。

但不能忽视的是,过度网络使用不利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我们的研究发现,网络使用的确给孩子们带来了即刻的快乐,而快乐提升了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也增强了积极情绪。但这种快乐终究是短暂的,严重的网络成瘾甚至会损害儿童青少年的幸福感;通过与社会及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的亲社会行为才可以持久提升儿童青少年,包括成年人的幸福感。

从另一方面看,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潜力无穷,未来的人工智能世界必将突破传统教育领域的局限,而掌握数字与信息技能也将是适应与引领未来的必不可少的本领。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追寻幸福的能力将是最重要的未来能力。

所以,家庭和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应注重激发儿童青少年的自主性,正确且积极地介入他们的网络生活,而不是简单地控制和否定。

成人首先应做好表率,控制自己的网络使用时间,多陪伴孩子;其次要信任孩子,引导他们在与教师和家长商讨后,自己制定使用网络的时间、频率、范围等规则;第三指导孩子警惕网络不良行为,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学习网络知识技能,培育网络素养。这样做既尊重孩子自主性的需求,又可养成他们自我管理和监督的习惯,还可增强亲子交流。

总之,积极理解和介入引导比专制控制要好得多。以理解和关爱孩子为目标,正确引导他们利用网络的益处,避免其消极影响。激发孩子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形成网络素养,在自主性得到发展的过程中获得幸福成长。

面对新一代“数字原住民”,许多家长和老师谈“网”色变。网络真的如此可怕吗?该怎样引导儿童青少年使用网络?怎样才能助力数字和信息时代的儿童青少年积极成长?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作者 | 寇彧

来源 | 亲社会实验室

编辑 | 959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亲社会实验室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该不该允许孩子玩手机?| 儿童青少年的网络使用与幸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uf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