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但凡比较重要的事件都讲究仪式,所谓师出有名,名正言顺。要说结婚送彩礼,那是一份尊重,一份珍惜,一份承诺,一份感动,更能体现仪式感。
我们那儿有句老话说娶媳妇老样行,打发闺女看年成,意思是说不管什么原因什么情况,娶媳妇的讲究一样也不能少,嫁闺女就不同了,可以视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定。这送彩礼都送的天经地义心甘情愿,收彩礼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不收反倒让人起疑心了。
六七十年代的姑娘挎个小包袱就嫁了,如今的阵仗大,彩礼也高,对于一般家庭而言都不是个小的负担,所以送彩礼也就成了比较敏感的事,有的人也以不送彩礼而结婚自比为有本事,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我们家邻居小张就是这样的。
小张的条件一般,他父亲生病又欠了不少债。可小张嘴会说啊,不是油嘴滑舌那种,而是入情入理至真至性,说得姑娘心软的直言不要彩礼了。小张说咱没多的还没少的吗,该走的理数还得走啊,多少是个意思呗,免得你家人说白养了你,这是给你的体面也是给我自己的面子,以后咱们上门走亲戚也自在啊。
姑娘心怀感激地收了六千块钱的彩礼,虽然人家收的都是三万四万的数目。她觉得自己恨小张情投意合,听从了小张一切从简的安排。其实小张并不是外人看来的那种通情达理,尤其生气时更是不能自控。婚后经常跟老婆吵架,还说老婆是自己花了六千块钱买来的。
你看,这是让人非常郁闷的事,女孩明明一片心意体谅小张,闺蜜都不知道自己的彩礼钱,在男人眼里,自己不过是六千块钱的买来的商品。人善被人欺真是不假,此恨绵绵哪。
我就想起来我父亲的表妹,今年五十多岁了,非常聪明的一个人。当年她有个对象是我母亲介绍的,她跟我母亲说妮信不信嫂子,彩礼钱我一分不要他们也不一定说我好,该要多少要多少他们也不一定说我不好。我母亲就说这闺女有心计,将来到不了赖地方。
后来我这个表姑去大城市打工,回来就找我母亲退了那门亲事,不光退了彩礼,连男方买过的东西请她吃过的饭都算成钱退了回去。表姑是个能人,她和那北京土著生的闺女可不象她,那姑娘为了嫁给自己的心上人还跟我表姑闹翻了,用自己攒的钱买了房子作为自己的婚房,两个人你侬我侬不知道妈都气的在家大病一场。直到男人开始跟她吵架,说我不好,你好吗,你好你妈怎么跟你断绝关系了?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不仅仅委屈了自己,也委屈了妈妈,可是一切都已经发生了,一切也都成为过去了。
所以说彩礼该收还是要收,你的日子过的好不好跟收不收彩礼有很大的关联。收了彩礼,日子过的好心安理得,过的不好也不憋屈不是?
我们那儿有出戏叫《杨八姐游春》,佘太君给闺女要的彩礼那叫一个大叫一个排场,皇帝也给不起,当然老太太抵触这门亲事是为了推掉它,那也说明了彩礼的重要性,王侯将相真龙天子,也会拿彩礼当回事。不在意彩礼倒显得你别有用心,小家子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