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那些看似轻易到手的东西谁的背后不是曲折故事。
没有踏破铁鞋又怎能不费工夫?没有拿定主意,充分准备,运筹帷幄,不屈不挠,又怎会达成目标?
如果从结果来看,我们的确没花多长时间就把那个虽然规模不大但还算有点名气的(省内唯一真正生产过土霉素等抗生素原料,并实现了持续销售,不像我之前工作的企业投入那么大,最终一公斤林可霉素都没卖出去)农业厅下面的制药厂彻底变成了我们的企业,从此摆脱了单纯依靠别人,比较被动的委托加工时代,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
只是,时间虽不长却不意味着工作简单容易,尽管适逢那个沸腾的改革时代,几乎所有面临困难的国有企业都在想办法甩掉包袱寻找出路,改制热潮此起彼伏,但我们这样一个要资金没什么资金,要关系没关系,人员也捉襟见肘的小小贸易公司要吞下那么一个企业还是十分困难的。
老周表现出了他小奸巨滑的一面,并没一开始就流露出要拿下它的想法。整个与厂方的谈判都是以帮助他们减轻包袱,恢复正常运行为基础进行的。尽管这个已经停产多时的企业有恢复生产的愿望,厂领导不仅要给他们的主管部门有交代,还要解决生产线上工人的工资,但要一开始就讨论改制什么的,两位主要领导不一定会接受,主管的厅领导也未必同意,或者未必同意由我们这个小企业来主导。租赁就不一样,不会改变产权归属,因此也就不必惊动到他们的主管厅局。
更何况如果一开始就谈收购,改制,那将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能力,一定做不成。除此之外,我们当时也对改制这种打操作缺乏足够了解,不知道的具体步骤,或者说不知道怎样以最低代价得到想要的东西。然而,这一切都可能在租赁过程中积累经验,最终达成自己的终极目标。
我一直不知道老周有没有之前就通过什么渠道与这个叫生物制药厂的企业的领导认识。只清楚那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到处找这样的小目标,然后想法取得联系。
那一天老周打电话与这个企业领导约见的时候,我就看到他脸上有了一种志在必得的表情了。之后他对我说我们去一趟,把事情确定下来时,我就更确信这事已经十有八九可以搞成了。
的确,双方都有明确的需求,都可以通过对方获得帮助,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因此谈判很顺利,都如愿以偿。
尽管整体上看起来比较顺利,只是租赁不会对他们资产造成影响,但具体的合同条款上,在厂房租金,现有人员安排等细节上还是经过了好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还是他们的迫切性似乎更强一点。我们的礼数更多一点,确定的条款中我们的诉求也就体现得更彻底一些。
租赁合同签订的那一刻便意味着我们可以以生物制药厂的名义活动了。
如果永远都可以以这个企业的名义活动,或许将拥有一个不比现在差的不同未来,但我们心中都清楚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所谓合同可以在任何时候被终止,毕竟还是别人的资产。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它真正变成我们自己的了。
早安,三月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