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特别傻,把自己千辛万苦找到的学习资源脑一热给同学。
虽然当时分享很开心,但是现在真的后悔。本来心里想的是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结果过了几天,脑中的小人一直在打架,精神也不断内耗。
心中很纠结,A:反正都分享出去了,分享时也很快乐。双赢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B:责备自己好傻,这不是培养竞争对手吗。为了分享的一时的快乐而培养了几十个竞争对手,简直在做亏本生意,真是蠢货。
B还会批判自己为了表现地大公无私,而做出的虚伪行为
A:照B这种思维,那居里夫人,袁隆平都是傻的不能再傻子?
B:我又不想做这种境界高的人,管好自己,偷偷提升,然后悄悄惊艳所有人不香吗?
A:想那么多干嘛呢,学习别太功利性。重在过程,学会合作与分享。
B:别听A的,A就是在作秀,装死了。专注提升自己才是正解。
最终我站在了B这边,不断批判A,觉得A不紧傻而且装。时时刻刻警惕自己吸取训,不要做傻逼的事。
答:
亲爱的同学,你好啊!
看到你的问题,我有两点共鸣。
一,我上学的时候也这样干,脑一热,分享,完了就后悔。
不过,比较幸运的是,我马上就抛到脑后了,我选择了站在A这边。
二,你描述问题的方式我非常喜欢!
我带领几百人做写作疗愈,面对脑海中两个小人的打架,我都会鼓励他们这样写下来,让两个小人尽情的在纸上打架,而我们抽身出来,站在观察者的位置看他俩打。往往他俩打够了,就消停了。
那怎么办呢?
通过你最后的描述,当你站在B这边一起批判A的时候,你是痛苦的。这个痛苦说明,你的本性是一个爱分享的人。
一个人要强扭自己的本性,变成另外一个人是非常痛苦的。
你之所以选择B是因为认同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声音吗?
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过度强调了竞争。
事实上,竞争是一种获取成功的方式,分享也是一种获取成功的方式。
没有对错好坏。
就是看我们选择哪种。
我选择了分享。
因为我的天性适合分享。
当我分享时我更快乐。
当我想到竞争时,我就焦虑恐惧。
2018年我自学心理学三年时,我创办了一个公益心理学分享群,每天分享读书,答疑。不亦乐乎。帮助了很多人。
两年后,这些积累的能量,帮助我十万+。
我没有做营销,就是分享。真诚的分享,助人。
忐忑不安的发一条消息,问有没有人愿意跟我更深入的学习,陪伴式学习,具体学什么?
然后小伙伴们就不断过来。
后期我遇到很多人给我建议,让我学学营销,他们说做社群不学营销是不行的,等等,我有点不知道怎么做了,读了几本财富书,看了一些营销文章,书籍,学着去做营销,发营销文案的朋友圈,就感觉每次发那样的朋友圈我都要给自己做很多心理建设才行。这一年我是不舒服的,动作变形的。
我现在总结,我的个性就是做不来营销(目前是这样,未来会不会变,交给未来)我还是适合分享,按照我的意愿去分享我想要分享的知识。
我做一个内容产出者,大家的陪伴者,我就不去做营销。我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是的,我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擅长。
如果我的优势是分享,那我就把它发挥到我所能做到的极致。
你呢?
看到这里,你的感觉是什么呢?
我给你推荐几本书吧,俞敏洪的《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我曾走在崩溃边缘》
李松蔚《5%的改变》
黄仕明《停止你的内在战争》重点五星
丛非从《成长的力量》《我真的很棒》等等可以搜他的书都读一读,他大概写了七八本。
以上,祝福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