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羽心理
我们绝大部分对内疚和羞愧的观念,有许多令人误解的地方。比如说,内疚和羞愧这两种感受都被人们视为负面的状态。当然,这是误解。
内疚的人常常认为“我不是会做这种事的人”,他们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会犯这种错误的,这些都是意外,所以他们会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和宽恕,这事实上是一种不愿意面对自己和不愿自我负责的态度。内疚会致使人们感到痛苦和压力,人们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或者行为违反了某些社会法律的规范和规定,违反是需要惩罚的。
相反的,当一个人羞愧时,任何别人的宽恕都无法消除这种感受,因为自己的言语行为确确实实的表明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确实是有时候会做错事,有时候也会嘴巴笨手笨脚笨的。一个人在羞愧时说的话可能会承认“我正是会做这种事的人”。在佛教哲学中,羞愧被视为高度滋养的意识状态,重要性相当于信心和同理心。羞愧会带来坦诚和体认,两者都是回到真我本质的关键因素。
人们不应把羞愧和内疚混为一谈,很多父母常常分不清楚两者,所以会生气地责备小孩说“你真丢脸”(你该羞愧),意思其实是“你做错了”(你该内疚)。
生活中,当我们做错一些事时会自动说“对不起”以得到对方的原谅,关键是好使自己不会内疚。其实这通常是在表达我是不会做错事的,这次可能只是意外。可是,当我们以负责的态度看待这件事,就会承认自己就是会做错事的人,因为才刚发生这种事!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会充满羞愧以及尴尬,也知道无法以原谅的方式使我们自己变成另一种人,我们确实是笨手笨脚的人,跟我们搭档做一些事情就是有风险的!知道这一点之后,我们就无法要求对方的原谅,只能请对方了解和接纳。这种接纳的态度使我们更靠近对方和我们自己,而内疚的反应只会使我们注意谁对谁错而拉远彼此的距离。
内疚会让人觉得渺小和无用;羞愧则会让人感觉温暖和无处躲藏。
内疚会妨碍个人的发展和亲密;羞愧则有助于个人成长,并强化亲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