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03)上了一节不一样的数学课,实际上并没有讲数学,而是跟学生聊了聊学习,随机问了他们几个问题。学习是给自己学的嘛?似乎没有几个孩子能想明白,我又换了一种问法,你们是主动、喜欢去学习,还是迫于家长的压力,大部分孩子都高呼怕家长。去辅导班嘛?去,喜欢吗,不喜欢。经常跟爸爸妈妈说心理话吗?不说,为什么?那不得挨揍。
后来,我问了一个经常数学满分的孩子,你喜欢学数学嘛?他说喜欢,我说为什么?他说学好了就能玩儿,能开心的玩儿,还不用去辅导班,多好啊。本来我以为数学给他的是一种满足感,实际上,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最直接的还仅仅是没有负担的玩儿而已。对这个孩子我一直是非常喜欢的,不是因为他学习有多好,而是他的数学思维很让我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他会说,老师咱们今天再上一节数学课吧,而且还异常喜欢考试。应该是考试对他来说,强化了他对这门学科的掌控,90分钟的题,他可以30分钟做完,而且是满分。他思路非常敏捷,异于其他孩子,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天赋外加早期数学思维启蒙的好。
以前从来没想过会当数学老师,也很少和学生聊学习,上课的时候都是上好自己的本职课就行了,突然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缺的可能是你从心理对他们的关注,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而不是只问结果。作为老师,我们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只看到结果,看不到过程,只横向比较,做不到纵向比较,虽然现在提倡等级制给分,但又有多少个学校能做到,多少个老师真正意识到,这个对孩子的重要性,大部分孩子只知道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他不会思考,我今天学的内容到底在考察我什么能力,我的学习方法是不是有效。别说小学生,就连初中高中生,都有很多意识不到,我现在这么吃力的在学习,晚上学到凌晨,实际上是学习方法的缺失。
知识是永无止境的,永远也学不完,你要是想在知识这条路上走远,必须要讲究方法;时间是很难追上的,跟它赛跑,只能拖垮自己。
昨天留了个数学作业,回家给父母写封信,真的把自己的想法跟他们说说,他们会很乐意收到。下课,很多孩子跑过来,让我在他们的本子上签名字,写电话号码,弄得我哭笑不得。足以看出,学生多么希望老师能真正理解他们,多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昨天(12.4),给学生发了奖品,学生没节操的问我叫妈,让我一时有点儿蒙。班里有个学生跟爸爸生活,几乎没有人管,这段时间这孩子确实有进步,昨天给他颁发了进步奖,数学课上做题时,他本子没了,如果是以前他一定不会很乐意去做,这次他认真做在了一张纸上,我批改后,也没说什么,今早他拿着一个新本子来,说:老师,我又写在本子上了,用的昨天奖励的新钢笔,我觉得我用新笔写字好像更好看了。我心里那个乐呀,小孩想法真是可爱。看他流着鼻涕,我拿了两张纸:“鼻涕擦一擦”。“嗯,确实更工整,好看,你看你作业也做得很认真,最近表现又很好,老师希望你一直坚持下去,你很棒的”。这个孩子从最初的上课躺在地上玩儿到现在主动做作业,着实让我欣喜。
很庆幸能体验到教小学,教数学,虽然我最初更想教英语或语文,尤其是英语,因为我也想提高下自己这方面技能。小学生跟中学生完全不一样,他们表达更直接,会过来抱抱你,昨天被孩子们抱,一方面有点不习惯,一方面心理美美的,毕竟是一种喜欢的表达。在这里收获更多的是能让我思考,反思,让自己更想做个好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