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阴。
阅读书目:《人类砍头小史》。
作者:英国的人类学家弗朗西斯·拉尔森女士,作为被称为“怪品味爱好者的天堂”的皮特河博物馆的馆长,曾经在TED的演讲点击量超过1000000。她通过《人类砍头小史》,将“头颅文化史”这样一个血腥的主题,以一种严肃又不失幽默的方式,向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

金句:
1.收集用别人的头颅做成的人工制品,与委托他人用你自己的人头制作一件人工制品之间还是有所差别的。前者是一种文化上的好奇心,而后者则是权力滥用和道德暴行。
2.当人们的活力和力量通过狩猎的隐喻表达出来,猎获战利品的倾向就会发生。
3.我们只要面对另一个人的头,就不能不产生这样一种理解:脸对脸,我们是在凝视自己。
4.猎头,以它所有的形式,塑造了殖民者的历史,也塑造了殖民地臣民的历史。
记录与感悟:本书中提到了著名的“干缩人头”、恐怖的头颅战利品、肮脏的头颅礼物、饱受争议的断头台、疯狂的颅相学和神秘的圣徒遗骨、复杂的头颅解剖和实验,以及超现代的换头实验等等。通过把被切断的头颅作为器物,细致地讲述了近现代西方人的头颅文化史。本书与其他同类书籍不同之处在于它收藏了插画60余幅,可以给你带来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让你能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头颅这个严肃而又现实的话题。
一、所谓的“猎取人头”是什么新玩儿法?
1.干缩人头
“干缩人头”是生活在安第斯山脉的热带丛林、厄瓜多尔及秘鲁的亚马逊低地地区的舒阿尔人加工创造的头颅,对于原始的舒阿尔人来说,“干缩人头”的作用就是为了利用被猎头者的灵魂那异乎寻常的力量。他们相信,人的灵魂居住在人的脑袋里,而这活动只是他们持续多年的宗教仪式而已。这一切对舒阿尔人来说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可是,西方殖民者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和谐,为这份仪式增添了血腥的气味,他们让“猎头”变成了一场杀人游戏,而舒阿尔人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这场游戏的执行者。
2.腌制人头
如果说舒阿尔人的“干缩人头”是宗教信物,那么毛利人的“腌制人头”则是战利品。毛利人将在部落战争中猎取的头颅挂在部落酋长宅邸周围的短木杆上展示,以此宣布自己的力量。在第一个殖民者的到来之后,毛利人就开始与舒阿尔人一样的枪猎人头,人头换枪。
总之,猎取人头一种是原始部落人理解那些带有高科技的外来人的方式,是对国家权力的闯入和政治自治权的失去所作出的一种反应,是被迫参与到游戏中的一种表现;对于殖民者来说猎取人头是自己控制土著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是一种让村庄的力量为自己所用的方式。
二、西方人对人头有着怎样的特殊情怀?
西方人对头颅的特殊情怀,可以说是一种病态迷恋。通过在战争层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种情怀是将人头作为纪念品的一种战利品情怀;通过在刑罚层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种情怀是对砍头过程痴迷的猎奇情怀;通过在艺术层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种情怀是让被砍下的头颅起死回生的复生情怀;通过在宗教层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种情怀是认为头颅拥有魔力的魔力情怀。
三、失去脑袋的人真的可以复活吗?
1. 生物电激活
人体部件可以在电击下产生运动,但脑袋不能在电击下产生思考力。
2. 头部移植
千万不要低估我们的身体在我们观念的形成上所扮演的角色。对于身体来说,移植头颅不只是一个“替代部件”,而是一个闯入者,或者说是第三者。可以这么说,就像一个不同的人在控制他的身体,这样一种感觉对头还是对身体来说,都是既特别又危险。所以说,在现代科技还无法解决排斥问题之前,人类的头颅移植是无法实现了。
3. 头部冷冻手术
实验体身体细胞因为冷冻受到的损伤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脑髓在整个过程期间所遭受的损害是无法修复的。有些纳米技术专家认为像细菌般大小的机器,有朝一日会在身体中穿行,修复数千万断裂的细胞。但这样的装置依然属于幻想中的乌有之乡。所以说,人头冷冻技术有太多未知难题需要解决,无头复活的道路还十分漫长。
仅书目已让我失去阅读的欲望,对于现代文明人而言,曾经的血腥和残暴实在是有些接受不能。可作为阅读者,却也深知阅读是我们通向过去、未来,让思维跨越时间空间鸿沟的利器。因此,有选择性的阅读极有可能导致另一层面的闭目视听。理性的阅读不以自己的喜恶为标准,进而塑造自己的人格修养,这也是一种成熟的心态吧。过去的血腥不曾经历,也愿文明更加进步,社会更加发展,未来远离迷蒙和愚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