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道德经》还有什么价值?其中蕴含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今天碰到的问题吗?
《道德经》虽分《道》《德》两篇,总共八十一章,但其实满打满算,不过五千多个字,也就一篇稍长的公众号文章的字数。就这么点字数,其中包含的思想为什么流传了上千年?
对于今天人们普遍认为的其中的“小国寡民”政治思想,“道生万物”宇宙生成图式,我不想做过多评论。因为我认为“小国寡民”早已落伍,“道生万物”是主观臆断。拿今天的科学成果去套千年前的思想言论,并引以为傲地说“老祖宗早就看穿了一切”是一种无知的崇古观点。
我不认为“道可道,非常道”是可取的,诚然,语言在抽象领域很多时候是无能为力的,是无法准确表达思想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不可道”的“道”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如果一个东西(观点)无法被精确描述,或者说无法精确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那么这个东西(观点)对人的指导价值就是值得怀疑的。
真理应该是公认的、统一的,但如果真理是模糊的,模棱两可的“不可道之道”,那么真理就成了私人的物品,因为每个人心中的真理都是不同的。而如果每个人的真理都不一样,那么对世界秩序的解释不可避免地要走向混乱,神秘的“道”就彻底失去了它存在的指导意义。
因此,如果要让“道”指导生活,就必须精确地把握“道”,否则,就算偶然间把握住了“道”,但终究还是要失去它。当然,精确把握“道”不意味着精确地说出“道”,因为语言有它的表达边界,越往抽象的领域,语言的表达能力就越弱。
那么在今天,《道德经》还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我认为,在纷繁复杂的今天,《道德经》最大的价值在于其“自然”观点。这个自然并不是大自然的自然,而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表达的是一种状态。
“自然”观点一给人以信念,二给人以方法,三使人远离烦恼。
“自然”的核心在于在于世界万物的变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传达的是一种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观点。抛开“道”这个形而上的概念不谈,“自然”传达的就是一种时空事物观。即没有事物是绝对如何的,一切都处于变动之中,君无常位,水无常形。
人总是有所追求的动物,志向远大也好,小富即安也好,总归是想让生活更好一点。而所追求的,一定是现阶段所没有的,否则也就不用追求了。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把目前“没有”的,变成“有”的。这个过程就是意志实现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然是可以达到的,只要符合“道”,意志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只要不是梦想变成超人拯救地球这种超越“道”的痴心妄想,一切意志都有实现的潜在可能。因为世界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意味着运动,意志从未实现到实现是自然的。
那么如何实现这个自然的转变?
依然是在“道”的框架之下。虽然我认为提出“道”这么一个无法把握的抽象概念是作者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我并没有一个更好的概念来对其进行替换,尤其是在这么短的篇幅内。所以暂时用“道”替代。前面的“道”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但是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所要把握的“道”,不仅仅是规律,而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欲望、意志和理性的复合体,我们用“无为”来描述这种状态。
由于目标的实现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无需急躁,二无需怀疑,如此,便杜绝了奋进路上急功近利,自我怀疑的不良心态。但是人终究是一种不可靠的生物,理论到实践要跨过一道巨大的鸿沟。在目标实现的道路上,诱惑、挫折等都非常容易让人偏离预定轨道,激动人们的情绪和心态,造成不必要的效率上的浪费。
在这里,把握“道”是避免此类事情发生的关键。前面已经说过,这里的“道”是一种情感、欲望、意志和理性的复合状态,或者说是“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一般来说,情感和欲望对于意志的实现既有促进作用的可能,也有阻碍作用的可能,理性则则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提供符合逻辑的指导。虽然纯理性的指导是可能的,但是在实践中却常常不能如愿以偿。因此在“道”的框架内“无为”是必须的。
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自然而然地做了一切该做的事情。客观地来说,为了意志的实现,“无为”是真正的“无所不为”,但是从主观上出发,“无为”不过是“自然为之”,因此对于主观体验来说就是什么都没做;把一切实现意志的手段内化为自己日常的一部分,从而达到在艰难困苦面前都云淡风轻的自然状态。就像人们通常不会把自己意志的实现归结为吃了很多饭一样,人们也不会归结为自己做了什么,但如果不吃饭,意志是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的。
“自然状态”的初级阶段是意识到自己在养成这种状态,高级阶段是忘记自己处于这种状态。总之让一切自然地发生,自然地去做事,自然地克服困难,意志自然地实现。让大脑自然地运转,忘记烦恼,忘记时间,忘记劳累,忘记情绪,忘掉自己。这样做一方面是排除干扰,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大脑能耗,提高续航。
如此,方可达到“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