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山的感觉

作者: 凝迪 | 来源:发表于2022-09-18 00:14 被阅读0次

最初认识西岭雪山,也仅仅因一首古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因这首诗,从而更多地了解了这座山的地理位置与它独特的风景。

那一座雪山,在天空明朗之时,站在高楼上,远远望去,还依稀能见它的轮廓。而它出现最多的,便是在入冬的时候,白皑皑的雪景,在手机上四处飞传。

当走近它,看它起伏的山峰,陡峭的地理高度,便给人一种视线的阻碍感。为了凝视它的全貌,我的目光与光线一道,不断向上移动,让我最终以仰望的姿态,才对它的轮廓有了清晰的概念。

而它,以俯视万物的姿势屹立在那儿,也许千百万年它就已然存在。人类的活动,在它面前,也只是弹指一挥间。

这山,因一首古诗而著称于世。而它的闻名也仅仅在于它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因它茂密的树林,激流飞瀑,冬天的雪景而惊艳。如今,它又是国内南方唯一的国家级滑雪的旅游度假胜地。

与其他名山相比,它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也仅因一个“雪”字,而著称。就山而言,它是纯碎、简洁,通透的。没有太多人文历史渗透它的肌肤,没有宗教文化渲染,它只以山峰挺拔的身姿,以山上的积雪而让世人惊喜。它仅凭自身的价值,而不依附其他形式,成了人们最喜爱的一座山。

春夏,山上四处野花盛开,绿树成荫,溪流潺潺;冬天白雪覆盖,银装素裹,成了人们滑雪的胜地。它以自然的魅力,吸引着远近的目光,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乐趣,天然的洁净。

面对雪山,在茫茫的天地间,远离尘嚣,总让人想找寻到一种心灵的归宿。雪山给了释放自我的天地,它没有香雾缭绕,没有寺庙的钟声,让你完全回归到自然状态。当自己静坐在雪景中,顿感万物静止,自己与山一起,似乎完成了人与天地的融合,走入雪山的背景中。

对这座山,我经常爬上楼顶,遇到晴朗的天,便远远地观望着它,把它浓缩在我的镜头下,望山,便有了对山的热爱与向往。

对于远处的山,远处的风景,总希望在某个时刻,能抵达眼中的远方,当真正走近它,那崎岖的山路,迎雪而上的脚步,是艰难的。要抵达一座山的高度,也是要有坚定的信念支撑。当走在冰冻的泥土,如踩在玻璃上。登山,是与这座山近距离的接触与交流,若要登上山顶,则是自身的信念与山的较量与对峙。

想着从古至今,便有那么多文人墨客,登临此山,他们以诗词的形式,赋予这座山的灵魂。冬季雪山,扑面而来的是千秋雪的状观,是诗人眼中浪漫不可少的风景,在山的深处,看到它真实厚重的历史,感觉在不同人眼中存在的意义,便是山的意义。

远望着山,心便有了山的豁达,有了山的思维。那高高耸立的山,哪怕遭到地震山洪的摧残,损毁的也只是它外在的容颜,而它坚定不可憾动的姿势,却永远无可不摧。

当时间慢慢流逝,记忆不再承受责任,当处于自我失落的情绪恍惚中时,就去望望山吧,山会赋予你雄浑、豪迈而又归然不动的力量。

相关文章

  • 远望山的感觉

    最初认识西岭雪山,也仅仅因一首古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因这首诗,从而更多地了解了这座山的地理位置...

  • 远望山

    文/允炫 远望山 远望山,山云天一体,楼与树相连; 穿梭车辆人影,好一幅丹青画卷; 水边花草茂盛,蝶儿飞旋,鸟儿落...

  • 临山远望

    风之临兮 奈何雨之不至, 登临望兮, 无奈可惜。 前路不可见, 向前视兮, 曾欲大步跨兮, 又留原地止兮, 梦之所...

  • 李宏的诗丨远望山,只留那一尖的雪……

    远望山 ——李宏 远望山 只留那一尖的雪 曾经山脚 半山 漫山的你我 已醉化于桃花 流淌为俗世的 模样 无关对错 ...

  • 璇顶(鼎)山远望

    鸢出云涧鸣鼎山, 上达九天下海澜。 千里志远暮还山, 田园作乐桑梓边。 记得这个还是初中写在语文课本第一页的。那时...

  • 2018-01-22

    喜欢从山顶向下远望,喜欢这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感觉这天地如此之大,我的所有快乐与不快乐都被包容了! ...

  • 照片流 ,萧皇岩之行 - 草稿

    亭子与…… 上山 山腰处往下往远望 树与山 我,是我啦 远望 远望 花 远山 树 寺庙与同行的朋友 竹与岩洞 山腰...

  • 从前•现在

    其一 从前 远望 有山 现在 远望 山呢? 其二 从前 我总喜欢抬头望星空 夏夜里繁星闪烁 美极了 渐渐地 我长大...

  • 河口湖,远望富士山🗻

  • 故乡

    我出身在一个大山里面。从家里远望,远处除了山还是山,一眼望不到头的感觉! 上小学的时候,稚嫩的肩膀每天背着沉重的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远望山的感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fy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