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读了放下,放下后又读,反反复复好多次,小说讲述夫妻之间的爱意、亲人之间的温情,太年轻我还不能沉浸其中。但似乎为了和自己较劲,或者与作者较劲,我不断在字里行间寻找证据印证自己内心的想法,被情节不断推动着读到最后,因为好奇作者最后给故事安排的结局。
![](https://img.haomeiwen.com/i7290512/22abf1431f5c0dd7.jpg)
这不是我第一次读东野圭吾,从《嫌疑人x的献身》到《白夜行》等等,推理大师东野圭吾总是能够用紧张的推理、完美的逻辑,把读者深深迷住。而故事展示的人性拷问或者人性的温情,也总能带动读者去思索。
我喜欢东野圭吾的叙述方式,没有过多的形容词,但是动作描写地干脆简练,让人不自觉就会跟着作者的思路,并对此深信不疑。
“平介想到这里,顿时感到全身灼热,接着开始冒汗,心跳越来越快,能清晰地听到耳根后的脉搏在跳动。”没有多余的形容词,却能撩动起读者的紧张情绪。
小说讲述了突如其来的一场事故让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完全走向不同的方向。妻子和女儿在乘坐一辆滑雪巴士回娘家,却遭遇车祸,最后妻子遇难,但妻子的灵魂却进入了女儿的身体苏醒了。从此,开启了新的生活,面临的生活越来越复杂,丈夫平介不禁在问:“我到底失去的是女儿还是妻子?”
妻子直子有了女儿藻奈美的身体,想要让孩子可以有一个美丽的未来,她希望将来孩子,可以做一个家庭主妇,但自己要能掌握选择。而平介想要守护住自己的妻子,他拒绝了和年轻老师接触,过着“无性”的生活,最后甚至通过窃听等各种方法,去监视妻子的一言一行,想要守护住这段“婚姻”。
听说这是东野圭吾离婚那一年写的作品,是对婚姻的反思。再细思,确实如此,将婚姻中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原本应该是亲密无间的枕边人,慢慢对生活的追求不一样了,两个人对于人生的追求不一样了,该如何抉择,让爱的人幸福?
小说中还有一条线,是平介对于大巴肇事原因的追查。终于,肇事原因找到了,这又是一个悲剧故事,但是在关键时刻,告诉了平介一个道理,爱她,就要让她幸福,要选择一条让自己爱人幸福的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7290512/3a2d8864fa3e73be.jpg)
于是平介准备对直子放手,让她去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拥有了藻奈美的身体,出落得亭亭玉立,原本就应该有更美艳的人生。就在他想明白之后,他深情地呼喊了一声“藻奈美”,女儿藻奈美也渐渐从身体里醒了。
但推理大师自然是会把秘密留到最后的。当藻奈美结婚的时候,平介发现也许藻奈美不过是直子一直扮演的,其实直子并没有消逝。最后平介还是选择了沉默,他要让爱的人幸福。而秘密永远只能是秘密。
婚姻中的平平淡淡、恩恩怨怨,虽未亲身经历,但还是会为丈夫平介的选择感动,放手让妻子去追求她想要的幸福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7290512/dfcec93297e54431.jpg)
而我一直推测,应该是女儿看见父亲伤心,淡化了自己原本的人格,强化了母亲的人格,因为女儿懂事早,能够模仿母亲行为并不难。但在最后时刻,我更愿意去相信文中的明线逻辑。面对人生抉择不同的矛盾,夫妻最后选择相互成全,守住秘密。
而我也不断在想,什么是好的亲密关系,既不会太紧相互束缚,也不会太松相互放任。有人做过如是解释:“人格上相互独立,情感上相互依赖”,这也许是完美的亲密关系。但感情,本身就是感性的东西,又怎么可能理性地分清楚,什么时候该相互依赖,什么时候该相互独立?
甚至是否真的需要爱情,我们都会悄悄问自己一下。人生独立于世,爱情太多虚渺,但是人生艰险,困难和挫折是实实在在的。似乎,对有些人来说,并不是爱得太紧,为爱放手的问题,而是在人生的各种诱惑中,如何去守住爱情的抉择。
最近有数据显示,近40%的单身者感觉单身很快乐。网络社交的发达,似乎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新世界,搭建了我们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但却也把人孤立起来,每个人都有一个岛屿,一座城池。
爱情,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也不再是生活首选的调剂品,毕竟有太多种方式可以替代爱情。我们可以有更多种方式去寻找幸福和快乐,而爱情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去经营的一段关系,它要求双方都能够为对方去做出牺牲,共同走在一起。越来越独立的人们,似乎并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讨好另一个人了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或者“从前的日光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从前不再的,如今我们都太容易去放弃一段爱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