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我们生活在这个区域。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不误农时。
中秋话团圆,农民收获的季节到了,三秋大忙依序拉开大幕,秋收、秋耕和秋种。
果实累累,到处是丰收景象。
收花生,收玉米,收大豆,……
收谷子,收棉花,收地瓜,……
满脸喜悦,累并快乐着。
在我们小的时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学生每年有四个假期,麦假,暑假,秋假,寒假。
麦假和秋假是帮着大人忙农事,复收是必不可少的。颗粒归仓,寸草归垛。一草一木,每一粒果实都来之不易。
比如收花生,生产队要在一个大块田里按压一个简易的场,把起下的花生晾晒后运到场里,集中一起摔,晾晒储存。
比如收玉米,一人一个提篮,一人两行,钻到地里,把玉米棒子一个一个的掰下,挎到地头装车运到场里,让那些年龄大的老妇和小孩到场里剥玉米。
剥出的玉米一堆堆,趁着天好要抓紧晾晒,这些活都是那些年龄大的老头干的。
晒干的玉米棒子,要用脱谷机脱粒,分拣出棒子骨头按人口分到各家各户做燃料。
这秋季的田,收完了还要接着耕作,遇着秋旱或秋涝都是麻烦,耕起的土壤不好耙,坷垃多,还得把坷垃打碎整平,利于播种。
秋季农田,红旗招展,到处飘扬着一派祥和的劳动号子。
有一句农时谚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现在好像不严格了,霜降以后种麦子的都有,科技支撑。
那时还有一句谚语:八月十五雁门开,小燕走了大雁来。
冬天,大雪纷飞,飘飘洒洒给越冬麦苗盖了一层被。成群的大雁落到露着麦苗的田里,欢歌笑语的吃着麦苗。一只只大雁就是一个个肥料作坊,吃了麦苗化作粪便还田肥禾。
小麦,是我们生活的主要粮食作物,现在的收割与播种,已经全面实现了机械化。
那些年,那些事,辛苦,辛苦。如今的时代,幸福,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