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来看一首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说,当他五十岁的时候,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有很多追忆,但是他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他呈现出的,是一些似有而实无,虽实无而又分明可见的一个个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这些意象所构成的不是一个完整画面的境界,而是错综纠结于其中的怅惘、伤感、寂寞、向往、失望的情思。究竟在写什么,李商隐也很难表达,就是写那种模糊朦胧的内心世界,写那种心灵的不确定感和漂泊感。作者自己都很难去琢磨描述这样的内心,当然我们就更加难以理解了。
李商隐最有名的是他的无题诗,这是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杰出的贡献。李商隐的无题诗是因为这种感情很难用一个题目来概括。无题其实是有题的,只是这个题目说不出来,他什么都抓不住,什么都抓不牢。他是直接写内心的活动,内心的场景。上中学的时候我们老师给我们讲解说无题诗是写的关于爱情的,其实不只是这样,无题诗和爱情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写人生的痛苦。李商隐为什么这么痛苦?
一个人存在世界上,精神的安宁是最重要的,内心的依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肉体死了,精神可以永垂不朽,但是一个人精神死了,肉体很快就死了。李白靠什么活着,靠的就是他的狂傲自信和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杜甫就是靠对祖国忠厚的情感,王维靠的就是对禅宗的笃信,白居易靠的是自己内心的港湾。由于李商隐没有像李白那样冲觉霄汉的豪情壮志,没有像杜甫那样关爱民生的仁慈的精神,又没有像白居易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条件,更没有像王维那样借助禅佛的祈祷来使自己内心安宁的工具。他无所依侍,夹在牛李之争之中,没有独立的个性和斩断伐绝的果敢,所以,他的痛苦是很长期的,是冗杂的,难以消解的。他所依侍的就是他的无题诗了。
古希腊哲学家说的好,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这个支点在哪儿?这个支点在他的心里。就像苏轼这个人怎么折腾都折腾不死的,因为他不论人生遇见怎样的挫折,他内心里面都有相应的思想武器来抵御,像李贺和李商隐内心没有依侍。所以李贺都是写的鬼魂,所以,李商隐都是写恍惚迷离,极不确定的心境。所以我们很难读懂李商隐的诗也就很正常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