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我无意中听到了两位初中老师在做参赛教学设计时的对话,年轻教师正思考如何在导入部分做吸引学生的设计,老教师立马打断:“初中生,不需要有趣!”我诧异:“初中的课就不需要有趣啦?那老师得是个多无聊的人啊?”老教师答:“复习导入就好,联系前知!”
我不否认以旧带新导入的好处,但这与是否“有趣”并不冲突,我们是要防止“实用主义”对“有趣”的冲击。
后来一次巧合,我参加了初中组道法学科的月考质量分析会,老师们列出各等级的得分情况,再拿着试卷一道题一道题地做类型分析以及改进策略。我听到了很多方法,也听出了不少疑惑:抽象概念的理解、阅读能力和记忆力水平弱、题型转化的能力不高,真的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解决吗?
我好奇地问道:“平时你们的道法课都是怎么上的?”他们说:“看学生背的功夫。”
“那就太没趣了。”我说。
“我上得也没趣。初中的课不讲究有没有趣。”
“那学生为什么要学呢?一定是有用才学的呀!”
“不一定要有用,现在的成年人,也有很多不知道到这些知识的。”
“可编入教材的,一定是与学生的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呀!有用就是有趣!这本教材里,哪些是你觉得有意思的呢?”
他们翻开教材,其中一位老师说起了某个单元的课,举了很多例子,神采飞扬说起了上课的做法,联系生活经验给学生做讲解,自己讲得有劲,也感觉到学生能听懂,感觉不错。
你看,他们并不是不需要有趣的课堂,课堂上40分钟是师生相互滋养、共同生活的时光,他们也喜欢,只是无奈没有方法将“有趣”和“实用”结合起来。想方设法将二者结合,才是教师的“功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