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时候,是非常惊奇的,元宵?什么是元宵?只知道“正月十五闹花灯”。
在我的记忆里,正月十五的花灯也不是那么花!
正月十四开始,大人就让我们找出来春节熬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中间挖空,像小碗一样,用竹签撵上棉花,再插到疙瘩碗里,用羊油填满。
正月十五把疙瘩灯送到坟地里,点上棉芯,一盏盏小灯就照亮了每处坟地。在三十下午被请回家过年的故人们也和家人一起过完年了,这灯照亮了他们回去的路。
还有一年,妈妈教我用高粱杆做了一个船型的灯笼,里面也是放了疙瘩灯,然后放到了家门前的河里,任其顺流飘向远方。我无心多问为什么这样,心里只是嘲笑老妈封建。这些传统都被我们嘲笑没了。
那时候家里都穷,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灯笼的。大多数孩子都是手捧一个疙瘩灯在村里游荡、嬉戏。看看谁的疙瘩灯先被风吹灭,看到谁的灯笼不小心被烧着了,那是非常开心的事。哈哈,叫你鬼白!
刚上初中时,学了几何,就想做一个五角星的灯笼。还好,家里有炕烟用的烟杆,都是竹子制成的。偷偷地劈毁了一根,当地不产竹子,那可是花钱买的,被哥哥姐姐发现,没有一个不骂我就会毁东西,都是一种瞧不上的眼神,你能做成灯笼?!
把竹竿劈了以后,削成篾子,一共削了十条长短一样篾子,用“一笔画成一个五星”的方法,扎起来一个五星。中间交叉的地方用五个高粱杆撑起来。雏形有了,我心里特别高兴。成功在望!
从放蜡方便的角度来看,平着比较好;从五星的效果看,立起来比较好,但是蜡不好放,上面的那个角容易被火烧着。最后还是退其次,平着糊纸。当然是用红纸糊了。看着我竟然真的糊了一个五星灯笼,姐姐哥哥也不骂我了。
灯笼做好后,妹妹非常高兴,有点不舍地送给她了。后来我想,如果用灯泡就好了,不需要点蜡,就可以方便地立起来提,效果会更好。
第一次吃汤圆是上了高中,学校食堂卖的。后来家乡也开始流行起来,姐姐回娘家也经常送汤圆,汤圆吃的就多了起来。
去南京上大学,才知道汤圆竟然有那么多种,除了甜的,还有咸的、肉的。不过,还是习惯于吃糯糯的甜汤圆。
在没有汤圆的时代,正月十五都是包饺子,正月十五的饺子和平时的饺子有点不一样,是用大块面像擀面条擀薄,切成方块,然后包饺子。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即好看寓意又美。有些人家图省事,也直接擀饺子皮,包成各种形状的饺子,寓意生活多姿多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