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作诗以“苦吟”著称,人称“诗奴”。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
诗人借助对邹明府退休后仍然坚持读书的赞美,提出了活到老、学到老的观点。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枫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贾岛生活在中唐,那个时候官场腐败渐成风气,上行下效,大官大贪,小官小贪,难得有清廉之吏。贾岛的朋友邹明府曾经在京西一个县当过三年县令,按理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知县虽不比知府,大唐亦不是清朝,但是,以当时之势,知县邹明府完全可以赚个盆满钵溢。然而,事实上是,三年知县届满,邹明府骑的马还是那样瘦,债务多得只能靠卖剑来偿还。足见邹明府是清廉的,而贾岛对他自然是赞赏有加的。
但是,从读书的角度,我们却更关注另外一个邹明府形象,那就是“官满载书归”。邹明府虽然穷困,但是,他又是富有的,那满车书的行囊就是明证。诗人没有进一步描述邹明府是如何爱书、如何读书的,留给读者以充分的想像空间,也提醒我们思考这样一个深刻的命题——官员,应该如何坚持读书学习呢?
提到这个话题,要先讲一个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做皇帝之前是一员武将,但他酷爱学习,常常手不释卷。有一次,他随后周皇帝柴荣平定江淮征战寿州。打了胜仗归来,赵匡胤特意搜罗了一车书籍。有人不知情,向周世宗告密,说他搜刮了几车的金银财宝,要据为己有。周世宗很是震惊,于是差人查验,谁知打开箱子一看,哪有什么金银财宝,不过是几千卷书而已。周世宗疑惑地问赵匡胤:“赵爱卿,你做朕的将帅开辟疆土,当坚甲利兵,带那么多书有何用?”赵匡胤答道:“臣无奇谋,唯恐辜负了圣恩,打仗带书,目的是想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周世宗深以为是。
赵匡胤称帝后,更加喜欢读书。尽管日理万机,仍然坚持每天读三卷《太平御览》。即使有一天因有事耽搁了,日后也一定要抽空补上。当时有人对他说,每天读三卷,恐怕太辛苦、太累了。宋太祖说:“开卷有益,我认为实在不算是一件辛苦的事。”《太平御览》共一千卷,宋太祖硬是挤时间通读一遍。该书原名是《太平编类》,后来因为太祖皇帝曾经通读过,而改名为《太平御览》。
宋太祖不仅自己爱读书,他还勉励大臣们多读书,不仅文臣要多读书,武臣也要读书。他曾对文武百官说:“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有一次,宋太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来。他再问学士陶毂、窦仪,二人准确地回答出来。宋太祖十分感慨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从此,宋太祖更加佩服那些学富五车的读书人,赵普和其他文武大臣们也在他的鼓励引导下变得爱读书起来。
还要讲两个成语。
一个成语是“不学无术”。这个成语说的是西汉大将军霍光。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汉武帝信任。汉武帝临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室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但他不忍心妻子被治罪,便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这就是“不学无术”典故的由来。
不过,围绕这个典故,更有名的故事则出在北宋名相寇准身上。寇准当了宰相,不久得罪了皇上,出使陕州。这时候,他的好友、同窗张咏刚好从成都罢职回来。寇准给张咏接风,临别时寇准问张咏:“老朋友,我就要到陕州去了,您有什么教我的?”张咏缓缓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没明白他的意思,回来便认真地捧起《汉书》,翻阅到《霍光传》读起来,直到最后,读到“不学无术”时,才明白张咏的用意:“原来张兄是说我不学无术啊!”
寇准十九岁就考中进士,仕途一帆风顺,罕有人能比,年纪轻轻便跻身高层,甚至当上宰相,怎么能说他“不学无术”呢?原来,正因为“仕太早、进太速”,当官太早了,升职太快了,他更多地忙于官场应酬,而忽视了读书学习,从而退步了。
另一个成语是“江郎才尽”。
意思是指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渐渐衰退。这个成语说的是江淹的故事。江淹,字文通,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人。这样一个人怎么能有“才尽”的一天?原来,他早年酷爱读书学习,才华横溢,可是后来随着官位越来越高,便疏于学习了,结果再也做不出像样的诗作了。所以得了一个“江郎才尽”的称谓。
赵匡胤是皇上,是最大的官,依然不忘读书学习。寇准、江淹,以才华 见长,然而,因为当官以后不再继续学习,给后人留下了“不学无术”“江郎才尽”的“话柄”。看来,做了官依然要勤奋读书,要像邹明府那样“官满载书归”才是正理啊!
李群玉:读书就是打磨的过程
李群玉(约808-约860),字文山,唐代澧州(今湖南常德)人。晚唐重要诗人,与齐己、胡曾被列为唐代“湖南三诗人”。他的诗多善写羁旅之情。有《李群玉诗集》。
在《劝人庐山读书》诗中,诗人提出了“片玉若磨唯转莹”的观点。一块美玉只有经过精心的打磨,才能显示出晶莹的面貌,才能发出夺目的光彩。诗人暗用了孔子“玉不琢不成器”的名言,把学子比喻成“玉”,依然是对学子的赞美。学子天生就是一块好材料,但还欠点功夫,差一个环节——需要打磨。如何去打磨?去庐山读书吧,那里才是你成才的摇篮和沃土。与自己的前途相比,道路遥远又算得了什么呢?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注释】
①隽,同“俊”,才华出众。
②刻骨,极言程度深。
③莹,光洁、光亮。
④辞,推辞。
【读书智慧】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从这首诗反映的内容看,似乎有一个后生要去庐山读书,但是路途遥远,前路漫漫,流露出畏难情绪。诗人写这首诗正是为了鼓励他,让他珍惜机会,克服困难,义无反顾地到庐山去求学。
诗人劝勉的学子为什么要去庐山读书呢?这里有一个背景。庐山,又称匡山,相传在殷周时有匡姓兄弟二人结庐于此隐居读书,所以后来把此山称为庐山或匡庐。庐山在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畔、长江之滨,风景秀丽,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很多诗人都去过庐山,并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诸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贞元年间,江州刺史李渤青年时期曾经与他的哥哥李涉一起在庐山栖贤寺一带读书。李渤养了一只白鹿,外出学习、走访、游览时,他常常把白鹿带在身边,时人称其为“白鹿先生”。李渤兄弟读书的地方,位于庐山五老峰下,其地形四围如洞,后来人们就把那里称为“白鹿洞”。长庆年间(821-824),李渤任江州刺史,他在自己兄弟俩曾经读书学习的白鹿洞修建亭台楼榭,栽植花木,兴办讲座。自此,白鹿洞名重一时,成为四方读书人向往的游学之地。当然,那时候还没有“白鹿洞书院”。大约在940年,南唐政权在李渤兄弟隐居读书的地方建立学馆,称为“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是一所与金陵国子监类似的高等学府。北宋初年,江州乡贤在白鹿洞办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由此而来,并逐步发展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南宋淳熙六年(1179),朱熹任南康军,兴复白鹿洞书院,使白鹿洞书院达到鼎盛时期。
庐山白鹿洞因为李渤兄弟的读书成才故事而声名大振,文人墨客、莘莘学子,心向往之。李群玉劝勉的学子,当属于这种类型。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诗人是如何鼓励这位学子的。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少年才俊,锐利如锋;气爽神清,天姿聪颖。显然学子正处于“盛年”,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这是一生最好的时光,是读书学习的最佳季节。然而,“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应该如何才能不负这美好的年华、宝贵的时光呢?
“片玉若磨唯转莹”,一块美玉只有经过精心的打磨,才能显示出晶莹的面貌,才能发出夺目的光彩。这里诗人暗用了孔子“玉不琢不成器”的名言,把学子比喻成“玉”,依然是对学子的赞美。学子天生就是一块好材料,但还欠点功夫,差一个环节——需要打磨。如何去打磨?去庐山读书吧,那里才是你成才的摇篮和沃土。与自己的前途相比,道路遥远又算得了什么呢?
全诗四句,写得晶莹剔透,入情入理,极具鼓动性。读罢此诗,仿佛看到了那位学子背上行囊,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庐山读书的旅途!
欧阳修《镇阳读书》一诗中有言:“平生事笔砚,自可娱文章。”意思是靠着自己的文字才学,完全可以通过写文章达到自我娱乐、自发发展的目的。这话说得很自信,不过,自信需要底气。其实,唐代诗人李群玉正是这样的人。他的诗写的清越古雅,草书写得也特别棒,而且还会吹笙,用现在的话说,是多才多艺的“才子”。然而,在唐诗的国度里,才子如云,李群玉的名声并不大,甚至有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他。不过,他确实是一个很有特点的读书人。
他生性旷达,“白鹤高飞不逐群,嵇康琴酒鲍照文。此身未有栖归处,天下人间一片云”,专以吟咏自适,不乐仕进。杜牧游历澧州,钦佩他的诗名和才气,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太和二年(828)正月,李群玉制举考试落第,从此再没参加科考。
他先是“蛰居”,“十年侣龟鱼,垂头在沅湘”,沅澧流域的风情不仅熨平了他赴举蒙辱的受伤心灵,而且给了他创作灵感,创作了《秋登涔阳城》《南庄春晚》等脍炙人口的诗歌。继而“漫游”,其足迹遍及江表、荆州、巴蜀以及粤桂,结识了政要李虞、裴休和著名诗人李商隐,与诗人方干、姚合、段成式等成为好朋友。这一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羁旅诗和山水诗,“诗笔遒丽,文体丰妍”。
杜牧临终前向巡视湖南的裴休荐举李群玉。李群玉于会昌三年至六年、大中六年至八年两度入幕府,受到裴休的礼遇和器重。后来,裴休官至丞相,与令狐绹一起向朝廷推荐李群玉。令狐绹亲自撰写《荐处士李群玉状》,倍加称赞:“佳句流传于众口,芳声籍甚于一时”。李群玉受到鼓励,向唐宣宗献诗三百首,唐宣宗诏谕:“所进歌诗,异常高雅”,授弘文馆校书郎。但仅三年,因为他“讦直上书”“傲尽公侯”,厌倦官场尔虞我诈的生活,毅然辞职南归。他写的《出春明门》一诗,直言心中的愤懑:“本不将心挂名利,亦无情意在樊笼。鹿裘藜杖且归去,富贵荣华春梦中。”
南归途中,李群玉经过位于湘阴的祭祀娥皇、女英二妃的黄陵庙,题诗一首。是夜投宿旅栈,梦见与二妃互叙情好,并相邀两年之后“游于汗漫”。大中十二年,李群玉离开澧州,再次东游,行至江西南昌,投洪井而死,履行了两年前与二妃的承诺。光化三年(900),唐昭宗诏准著名诗人韦庄的奏请,承认李群玉为“遗贤”,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是晚唐享有盛名的大诗人。同代著名诗人周朴称赞说:“群玉诗才冠李唐,投书换得校书郎”;段成式《哭李群玉》诗:“明时不作祢衡死,傲尽公卿归九泉。”另一著名诗人李频也说他是“逍遥蓬阁吏,才子复诗流。”
李群玉还有一首小诗,写得清新典雅,让人爱不释手。其诗为《书院二小松》:“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