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在读大学时偶尔在图书馆看到了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内容描述五四后一对贫苦的男女青年在上海的一幢贫民窟里相遇相助相知的故事。具体细节记不清了。但这个充满无限想象的名字却仿佛成为我春天的一个小小仪式,必被想起。
人的想象是很奇妙的。想象可以弥补现实的匮乏,想象可以美化现实的平庸,就像现在小姑娘手机里的美颜相机。我们可以不同的理解来想象春风如何在晚上沉醉……
曾经,我也很迷恋这样很有意境、留白无限的表达,直到有一天在一个无限接近于春风沉醉的夜晚,一个不那么漂亮的苹果砸中了我,我突然开始思考是春风容易让人沉醉,还是人已经沉醉正巧却吹着春风?前者是春风的自带属性,所谓天生丽质难自弃。后者属于偶遇,即使没遇到春风,也会遇到秋风、夏风,只不过命运安排了你们的相遇,安排了这样的剧情。如果你沉醉得一塌糊涂、胡言乱语直至失了分寸,那可真不关春风什么事。
真的不关春风的事吗?人有人设,风也有风设,春风的人设就是萌动。我们习惯着标签化生活中的一切,贴标签本身就很舒爽。贴上萌动标签的春风就成了人们掩饰欲望、推脱冲动的挡箭牌。确实,生活中,曲径通幽式的委婉不仅仅是审美表达,更是生存哲学。开门见山、大开大合却成了粗放的代名词。其实,稍微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一味地强调外因的作用,有失偏颇。简而言之,不管什么风,只要想沉醉,随时都可以,即使没有风也行。
世界若果真如此简单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