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两个国家,三座城市,飞了6000公里,签了500亿元合同,每天工作12小时”,这是曾经的中国首富王健林忙碌的一天。
看到这里,你的脑海里是不是浮现出一句名言,“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继而发出“成功没有捷径”的感慨,然后再一次点燃了自己的小宇宙?
别着急!
“24小时,12栋大楼,三个城区,敲开了400扇大门,递送包裹总价值50万元,每天工作12小时”,这是奋发向上的快递小哥的一天。
再到这里,你会不会有些懵逼?同样的努力,结果为何会差异如此之大?时也?命也?
再举一个例子:
有时与父母一桌好菜、小酌几杯,父母会禁不住忆苦思甜,回忆他们度过如何不屈不挠的大半生: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军旅生涯、石油大会战…,他们顽强而又乐观,历经辛苦但又满怀自豪。
但是回忆到了90年代之后,情绪受到了无法释怀的不公平的冲击—为什么身边有无所事事,工作表现很一般的人,通过投资股市,赚的盆满钵满?为什么那么不靠谱的人,早早买了几套房子,多赚了那么多倍的工资? 不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吗?不是跟着党走,勤劳才能致富吗?
为什么有时候投入和回报,常常不成正比?
还有:
回忆一下你的大学、中学、小学同学的生活状态,为什么当时能力相仿、成绩相仿、家庭背景也相仿,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人,彼此差异越来越大?
带来这些巨大差异的,除了努力之外,还有一次次的选择。
过去,体制僵化、资源贫乏,出口和目标很清晰,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战斗,去争取有限的机会和资源: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名企…;
而在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人生不再是战争,而是一次次的选择和投资。选择和投资背后的差异,固然有努力和能力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认知,更大疆域、更高层级规律的认知。
2000年,优秀毕业生去了外企和四大,土鳖去了四环外的中关村;
2005年,优秀毕业生去了风头正劲的诺基亚,土鳖去了卖袜子的阿里;
2010年,优秀毕业生纷纷留学欧美,土鳖去了BAT;
2015年,优秀毕业生去了BAT、华为,幸运的土鳖又去了哪里呢?
“优秀”和“土鳖”是成绩和能力的较量,但收益似乎不是“优秀”的一元函数,而且相关系数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努力和回报的关系?
如果你懂金融,如果你炒股票,你会理解,决定企业估值和未来发展与竞争力的,企业内生性的努力似乎仅占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多其它的渠道和方法可以撬动,甚至杠杆系数更高。
这个时代的高手也是一样,他们有着共同特点:在日常快速增长、积累的同时,每隔几年,就会突然发生非线性的成长、断崖式提升、跃迁式的上升…眼界、想法、能力、资源、身价都完全不同,好像开了挂。 这是因为,他们既懂得如何驱动自己持续努力和高效积累,也懂得借助社会和科技趋势,放大自己努力的成果和收益。
如何驱动自己努力和高效积累,对应的是生涯规划、个人成长的理论,大多源自教育学、心理学,视角主要是从个体出发,加强自我觉察与认知、升级心智模式、走出舒适区,实现个人成长,并获得幸福感、成就感和内在的丰盛。
而如何借助社会和科技趋势,放大努力的收益,对应的却是社会学、经济学和商业。是从系统的视角出发,深刻理解时代的水性,抓住趋势、利用规律,达到外在的社会成功。
然后呢?在此之上,有没有更高维的跃迁呢?
电影《一代宗师》里,宫二谈到,高手之路分为三个阶段:见自己、见世界、见众生。
第一个阶段是“见自己”,你得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持续走出舒适区,扩大能力。这其中很重要的是由意识进入潜意识,完成自我的觉察、探索和觉醒,做到身心一致,既有成长、又有内在的丰盛。
第二阶段是“见世界”,你得带着对自己的理解上路,看到更大的系统,理解时代的趋势、把握发展的规律、看到社会的规则,升级心智、认识到各种人生的可能性,从而实现自我跃迁。这其中,更多重心从对潜意识的探索,回到了意识。
第三个阶段是“见众生”。高手当久了,胜胜负负,你终于理解,要把自己学到的、理解的传播出去,去到更大的系统,帮助更多人,成就更多的人,让世界、让众生因你而有所不同。这其中,已经从意识来到了超意识。
看到这里,你是否觉得恍然大悟?但进一步细致探寻,有些事情还似懂非懂事?
说句大白话,你一定听过,这不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但是,面对新的时代浪潮,背靠近200年各学科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你又该如何定好准、迈开腿呢?
且待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