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观察照片,分析色块。
- 用眯眼观察法,找出最重的颜色。(左中区域)
- 最亮的颜色。(右边偏上区域)
-
大致划分出灰色块。
色块分析.jpg
-
观察照片,分析构图。
建立参考系(角度、位置、比例)
结构分析.jpg - 铺色(铺灰色,压重色,提亮色)。
先将大面积灰色铺起来,其余地方留白。
工具:棉袜+索思
问题:遇到深浅不一的颗粒出现在画面上。
解决方案:
- 高光橡皮笔擦黑色颗粒 + 自动铅笔补匀白色
-
高光橡皮笔擦黑色颗粒 + 纸擦笔补匀浅色区域
-
检查构图。(比例,位置&角度)
通过对比,位置、大型基本正确。
问题1:大色块不均匀。 (Ps: 分析后,只能重画。)
原因如下:
- 纸张问题。(换成康颂)
- 海绵球与厨房纸巾很难把颜色铺均匀。(用3cm*3cm卡纸,包上叠平整的厨房纸巾,用棉袜包住,做成涂抹工具。大面积铺色能基本达到均匀。)
问题2:色块细节不过准确。
- 对比局部细节,细化对比。
- 分组观察
- 把树林分成轻&重两个色块
-
把河岸和分界线看成两个色块整体
分组观察(对比一).jpg - 归纳整体色块
-
用辅助线进一步定准整体色块的位置
分组观察(对比二).jpg
- 树丛细节处理
- 留意树丛的色块&色块的外边缘。
- 全幅一起推进,时刻保持全局意识,整体意识。
-
注意整幅画面中近景、中景和远景的黑白灰颜色层次对比。(前景最为强烈,依次递减。)
颜色细节对比1.jpg
颜色细节对比2.jpg
小结
遇到两个问题:
-
天空颜色不均匀,与山的颜色很难拉开。
首先尝试用瓦楞纸沾索思加深,颜色均匀了,但整体颜色变深了。用厨房纸巾+橡皮减淡,不均匀的地方用笔轻轻排线填补。 -
小色块区分不明显
与彩色照片反复对比,画一段时间后站远对比。与老师的作品对比。通过多方对比,发现问题进行改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