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人生最重要的是取舍,可世间那么多诱惑,有没有什么原则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
答:能被诱惑轻易拐走,说明自身系统还未构建。
百家争鸣,都是思想精华,儒、道、释、兵法、纵横、无神论、科学教,都可以,选定一门作为根基,构建系统、丰富骨肉。
人需要近乎信仰的东西来对抗世间无处不在的压力,系统就是抵制诱惑、确保有限的资源都投注在方向正确的事上。
比如我这一世笃信“先为己之不可胜”,每隔一段时间、有了些许积累,都会怀着朝圣的心情重读《孙子兵法》,每次都能从相同的字句中读出全新的领悟。
与时间做朋友,只要自己持续进化、管控风险、踏实前行,可以说就是无敌的存在,时间会把你扶上顶峰。
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是思维做事的无上心法。
也不知道是专业促使我将“己之不可胜”奉为圭臬,还是习惯万事做准备的性格让我在专业方面颇有成绩,良性促进的螺旋式循环让我对心法体悟更深,实战中也越发的游刃有余。
跟大多数人对财富的业余认知不同,资产配置并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对抗风险,所以风险把控永远是第一考虑因素,只做风报比高的出击,其他的配置光是经历一个熊市不跌,就能跑赢绝大多数人。
总体就是牛市赚,熊市不亏,再加上时间的复利加持,两个周期就能让你挤进2%的行列。
配置就是布局,是和时间合作的艺术。
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绝对平等的24小时,绝对面前如何获取相对优势就是每个人角力的地方,但大方向无非是广度和密度,有的人靠活得久赢得天下,比如司马懿,有的人靠单位时间内的战绩赢得身前身后名,比如甘罗、霍去病。
到了今天,科技大发展让我们的寿命大幅延长,在可见的时间内,活过百岁是实实在在的普遍标准,我们都要做好世事多变的心理准备,终身学习成为生存的硬指标,还得有足够的认知和耐心做长远规划,不急在一时,抵制诱惑,做长远复利明显的事。
在密度方面,有的人就是可以做到进化速度是普罗大众的好几倍,而我亲身验证和亲眼观察得出的结果是:进化也是呈现强者愈强的局面。
以罗胖为例,他做的事业是一个把牛人聚在一起的知识分享平台,他既是靠这个为生,所以必须得专业、精进、迭代;又浸润在无数各领域的精英中间,形成被动成长的同侪圈,他的密度是普通人的无数倍。
我们凡人在有限的时间内,会面对无数的诱惑,而且是商家巨额投入的攻心战,防不胜防,所以我们最靠谱的策略就是“风控”思维,把时间做好配置,设置每天都有的、雷打不动的日课,每一项都是和时间做朋友、越持久复利效应越明显的事。
保持稳步成长,剩余的时间可以用来填充生命的多个维度,保持开放包容多样性,为生命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稳步向前,在风雨中岿然不动,同时迎接多样和惊喜,是不是特别能激发对生命的期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