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孩子多大可以开始亲子阅读?
弗洛伊德在他的《性学三论》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个3岁的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回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精神分析会强调说,对幼童而言,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不仅要回应,而且回应要及时。对婴儿的观察研究发现,如果婴儿向妈妈发出信号,妈妈能在短时间内给予回应,婴儿就没有受挫感。如果妈妈没注意到或很晚才给出回应,就会产生受挫感。而幼童获得回应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他未来的沟通能力。
日常的照料生活中,比如孩子在依依呀呀时,养育者也跟着依依呀呀这样同频共振的回应是积极且重要的。
那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情感互动胜于饮食照料,亲子阅读是从小就可以进行的事。
而根据婴幼儿知觉发展特征,5-6个月前的婴幼儿在双眼聚焦能力尚未发育成熟时,亲子阅读实现的更多的是"我说你听",但我们同时可以选择些有色彩鲜明图案的绘本给予孩子视觉上的刺激,以便促进他们的知觉发育。
平时除了照着书上的字给孩子朗读之外,你还用了什么方式与孩子亲子阅读?
闺蜜和我分享过关于亲子阅读的三种方式:
平行式的亲子阅读
是指亲子之间一起阅读时,基本不谈论或者很少谈论图画书的内容。有一些家长在和幼儿一起阅读时,不管是照着书念故事,还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内容复述出来,都不太关注幼儿对故事、或书本的反应,不太关注幼儿对这种阅读的反馈。家长的注意力似乎全部放到书本上了,一直在自顾自地说或者读故事,基本上不提问。而幼儿注意书的时间非常短,心不在焉,甚至游离于书和家长的阅读之外。平行式亲子阅读中,家长和幼儿各行其是。即使家长试图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景中去,幼儿也很难进入。这种亲子阅读关系中的家长把亲子阅读机械地理解成成人说、幼儿听这样一种单向的交流行为,忽略了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注意的是,早期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而已,成人喋喋不休的自说自话剥夺了幼儿思考的机会,亲子互动没有产生,于是,帮助幼儿获得自主阅读能力的目标也沦为空谈。
偏离式的亲子阅读:
在偏离式的亲子阅读过程中,成人和幼儿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无视或者忽略书中文字的作用;误读画面内容,过度地注意细枝末节;随意地、过多地无意联想;表面上是围绕图画书在交流,实际上已经游离于故事情景之外。
在偏离式的亲子阅读活动中,随意翻到某一页,看到图画说出名称,或者描述出画面人物的动作。家长一般不问有关书的概念问题,比如书名叫什么等问,也不会主动地给幼儿念故事,而是看到幼儿翻到某一页停下来时,指着这一页的画面提问幼儿,或者当幼儿指到某个画面说起来时,也随之说起来。妙学宝宝认为偏离式阅读是阅读水平较低的表现。
合作式
合作式亲子阅读是指在亲子园读过程中,母亲会根据幼儿的反应,加表情或肢体动作来判断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并及时调整讲故事的语气和语调或改变讲故事的方式。
儿子幼小时和他就有亲子阅读的习惯,但缺乏正确的亲子阅读技巧和观念。
初心很单一,觉得反正也只能在家陪孩子,不如找一件孩子喜欢并健康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做。当他听完我讲的故事,平静的和我说晚安,我这一天全职妈妈的角色任务便落幕了。
有行为并不一定正确。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共读偏向是平行式的方式,通俗点说我就像是在完成一件任务,一件我认为是好的任务,没有好的引导,也不注重开启孩子发散性想象思维。
直到读到松居直《幸福的种子》一书,它说父母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我仿佛从"任务"中发现并且感受到它的"乐趣"。
当我带着夸张而又故作神秘的语气讲述《请不要打开这本书》时,就己经成功激发了孩子们满满的好奇心,当你越喊“不要”时孩子们偏偏就“要”不是吗?!
我想如果孩子愿意,在讲故事时和孩子尝试角色扮演的互动游戏,可以激发孩子对故事情节深刻的印象,也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互动更多的从亲子阅读中增加了亲子间的情感链接。
你平时会给孩子选择什么类型的绘本
根据孩子的性别来选择
比如在我儿子小的时候日常会看一些托马斯卡通片,我就根据孩子的喜好偏向和性别来选择,选择一些自认为比较符合男孩特质的绘本。女儿也会选择一些传统公主童话式,比较温情的故事。
但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提到,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以及影响,根据性别来选择绘本这种性别世俗成见的信息,是会局限幼儿的认知,也会形成限制他们的行为和学习的机会。
我们成人应该削弱自己行为中的传统性别角色成见,为儿童提供非传统的选择。
一本《顽皮公主不出嫁》顽皮酷公主不想结婚,她就喜欢做女生的感觉,但是她漂亮又有钱,所有的王子都想让她做自己的女人。
最后顽皮酷公主通过自己的方法,保住了她想要的自由生活。
女儿听完这个有趣的故事,手捂在胸口处认真的说: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可以做主。
这本十分放肆且颠覆传统的童话故事,给了孩子多元的角度看世界。每个孩子都可以勇敢且自信的追逐内心真正的渴望,做自己,不受性别限制。
其次是在平台上搜索畅销排名榜单的,或通过一些公众号的推荐。主观的认为大咖们是在踩过的坑爬出来的,按着年龄阶段去选择这样我可以少踩坑,只是大咖也是人,我想一样有自己的一些情感经验上的偏好吧。所以升级自己对绘本的认知,才能从根本上更好的去做亲子阅读这件事。
因为你有孩子,米线儿的亲子阅读营我们等你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1016/7d3ea0ede60dd3e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