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26读书笔记

6.26读书笔记

作者: 张小胖 | 来源:发表于2023-06-25 14:37 被阅读0次

    6.26中国文化最有特色的是不以神作为一切智慧、理想和文明的来源。人是由自己创造的。人就是天地之中心,人间的智慧、才能让人结合起来。每个人内心的思想和情感,要不断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像磨刀一样,把自己的内心磨得更光亮、更干净。

    P98--许倬云《往里走、安顿自己》《第三章:归结到内心,人要对自己负责》

    人即是佛。

    从寺庙中看到一副对联:苦集灭道真圣谛、慈悲喜舍无量心、

    特意查了一下蕴含在其中的深意:

    苦为生老病死,集为召集苦的原因,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完全解脱实现涅盘境界的正道。

    慈、悲、喜、舍名在佛经中称为"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四种清净无染的心)。

    慈(梵maiteya),音译为"弥勒",著名的弥勒菩萨即以之为名。慈由"友"〔mitra〕演变而来,意为以深刻、亲切之友情待人,慈悯众生,深心愿给予众生快乐、幸福。

    悲〔梵,巴利karuna〕,原意为痛苦,引申为能感同身受地体察他人的痛苦(属于心理学所谓"移情"),深切同情、怜悯,愿为其拔除痛苦。佛典解释说:"慈名予乐,悲名拔苦"。

    喜〔梵muditd〕或作"随喜",对众生所做善事随喜功德以促成,劝进行者。

    舍〔梵upekga,巴利upekkha〕,意为舍弃、施舍,主要指舍弃怨亲等分别和自己的财物身命。也包括舍弃烦恼及过分的慈悲喜乐等,保持平静空寂的心境。

    细想之下,人生的诸多烦恼,的确是需要用慈悲喜舍的心态去面对的。

    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外界环境无法改变,可能懂得向内看的人并不多。

    许倬云老先生一生所经历病痛、残疾、战乱,在异国他乡谋生存,不仅落下了脚,还扎了根。

    并且在异域打拼出一片天地,赢得了事业的成功。

    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是很了不起的。

    不仅仅是完成了健全的人都很难完成的出类拔萃,更重要的是,他的慈悲心已经影响到了他的读者。

    他就像一盏佛灯,微弱,但不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26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vi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