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底,《在人生拐角处》刚一发售我就购买了。那时候我正在犹豫是否要从企业里出来,专职去做一名生涯咨询师,在那之前,我已经进行了差不多一年零散的生涯规划学习,然而还不成体系。那个时候读《拐角》,就像一名普通读者读职场故事集,有时候在故事里能找到自己的一点影子,因着繁忙的工作和生活,读了几篇也就没再往下读。
2016年5月,我带着《拐角》从成都去了广州参加咨询师训练营。逮着机会请赵昂老师为我的《拐角》签名,他给我写上了“Answer自己的人生召唤”。
这句话恰好对应我当时的心境:我响应着自己的内心召唤,从企业里出来成为了一名专职的生涯咨询师。培训结束后,又读《拐角》,然而这次还是没能读完:虽然有了知识体系,却没有实战经验。书中故事的发展,能看到生涯规划理论的影子,然而还是不明白咨询师为什么会那样问话,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这样就能给来访者带来改变,简单的说:除了和我自己以往经历相关的故事外,其他故事我很难有体会,所以读着读着又放弃了。
2017年4月,我在自己发起的“读书打卡小组”活动进行到第五期时,决定再次将《拐角》拾起,好好阅读并进行读书分享。这一次读来,感觉与原来有很大的不同,在有了一年个案咨询经验,正式咨询时长超过100个小时后,我发现再次读《拐角》,仿佛才看到了赵昂老师深厚的咨询功力。细细读来,我像坐在咨询室里,看着文中的赵昂老师和来访者们进行深入的探索沟通,思考着问话中的逻辑关系,体会着咨询师的角色定位,回想着我自己曾经经历的类似案例,当时的处理方式以及来访者的反应。书中的一个个故事并不是单一的存在,甚至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它们都在体现的的确确的职场真实,在这些故事里,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没有丰富的职场经历,没有与如此多的来访者进行深入探讨,没有善于总结提炼的智慧,是难以写出这些故事的。
赵昂老师在自序中写到:“一个个咨询下来,来询者满意而去,我淬炼了智慧留下来。这些智慧凝聚成了这本书”。对我而言,再次读《拐角》遇见的这些智慧让我感叹不已:
它时而回应我的咨询逻辑:当我发现我的咨询思路和赵昂老师的很相似时,感觉像受到了赞同和鼓励;
它时而启发我如何去面对以往未解决的问题:我曾遇到过的一些咨询困境在书中重现,其中的解决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往阻碍的地方感觉有了破解之处。读完以后我与之前的来访者再次进行了沟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它时而还未雨绸缪:曾有一位来访者,在第二次咨询结束时,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当时未能解决,打算在第三次时再谈,但直到见她的前一天,我仍然感觉对于遗留的问题没有什么好思路,这让我有点焦虑。恰好当晚我读书时发现案例和她的问题非常相似,就像读书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题突然有了解题思路,那种感觉很难言语。后来第二天的咨询效果非常好,我开玩笑的说这真是来访者和我的福气。
因为这样的经历,我越读越觉得受益颇丰,特别感激赵昂老师,所以跟他发微信表达感激之情。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老师听了之后,居然对我说:“我提个请求呗,把你看出来的,书中深藏的东西写出来,一篇篇写,就像是读书笔记,做成一个类似专栏形式,你自己取名字都行,比如《刘珂读“拐角”》。”坦诚的讲我有点懵,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这个结局。天哪,我本来只是打算自己读一读就好,我本来只是自娱自乐的写了一点读书笔记,我本来只是想通过读书提升一点专业能力,赵昂老师居然会让我将这些小小的体会和感悟写下来并放到他的公众号里,我突然觉得很有压力,也感觉很有挑战,第一反应居然想到的是放弃:要是我写的不好,写的不专业,写的没有深度,我怎么对得起老师的信任,阅读的人中不乏专业咨询师,我会丢脸吗?而且,我能坚持做完这件事吗?要是不能坚持到底变成一种负担怎么办?那一瞬间,我似乎又回到了习惯的模式:难以长久的坚持,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还有深层次的不自信。
赵昂老师继续鼓励我:“没关系,写你自己的收获就好。一个咨询师特别需要通过写作来沉淀和积累,这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过程,是一种更高的要求,也是一种沉淀。所有有压力的事情一旦开始,就会上瘾,因为这是让人逐渐卓越的方向”。老师如此的洞察和智慧,他看到我看重的东西,也看到我内心的矛盾和恐惧。我只是他的一个普通学员,然而因为我展示出来的一些小小的行为和态度,他就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去鼓励和带动我成长,这令我深深感动。
于是,我决定接受这于我而言有挑战性的任务,写一写我读书的心得,尝试去将我所看到书中的咨询思路和原理,结合我经历过的类似的案例,以及一些来访者的现实反馈,在读书笔记中展现出来。
如果你是一名咨询师,希望你可以通过这些读书笔记,延展一些对咨询理论和思路的理解,就像咱们在一起读这本书,也欢迎你的反馈,和我一起交流探讨;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读者,希望你可以通过这些读书笔记,更深入的理解生涯咨询是如何帮助人们破解生涯难题,对你关注的职场困惑有所帮助。
最后,对于你在读赵昂老师的书之后,还愿意读一读我的笔记小文,我深深感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