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和思考
笑看人生无奈——读苏轼《满庭芳,归去来兮》

笑看人生无奈——读苏轼《满庭芳,归去来兮》

作者: 吴辽杂谈 | 来源:发表于2020-03-16 14:27 被阅读0次

如果你已经年过半百,还一事无成,且一直在外乡漂泊,当你面临再一次踏上他乡,不知前路如何时,你的心会怎样?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悲从中来。

前几年很流行的一个讨论,说逃离北上广。为什么要逃离北上广?我想其实很多人是因为难以忍受在外漂泊而事业无望的悲观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回到自己的故乡。

今天我们看一看,苏轼在这种情况下是如何调整心境的?

满庭芳·归去来兮

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谪居黄州达五年之久,接到了到汝州安置的调令。邻里友人纷纷相送,苏轼作此词以示告别。这首词可以说是苏轼在亲友前发牢骚,述发心中积郁之作。只是词中苏轼情绪的转变很明显,毕竟豁达之人更容易看淡人生的苦难。

首句“归去来兮”,搬用陶渊明《归去来辞》首句。不过情绪完全不同。陶渊明《归去来辞》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那是快乐地,轻松地准备回家。而苏轼却是继续漂泊异乡,所以才问“吾归何处”。去哪儿啊,家在万里之遥的岷山与峨眉山,要去的不是家乡,而是异乡。

如果是年轻人漂泊异乡可能还有新鲜感,有兴奋感。但当时的苏轼已经不是年轻人。“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人已经都快年过半百了,剩下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可他还是不能回家。”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在黄州待了快六年,现在又是一个闰年,家里的孩子都会讲当地话了。这种漂泊的感觉真不好。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面对各位父老乡亲,要走了,苏轼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只能感慨人生就像梭子一样,时光很快,转眼即逝,各种事务纷杂,一刻不停,自己失意坎坷,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溢于言表。

到此,苏轼的悲伤情绪表达基本结束。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二句,随缘自适的思想取代了愁苦之情。一个“待”字,对未来的期待表现的满满。“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对黄州雪堂的留恋,对邻里父老的深厚感情,正是苏轼酒酣饭足时,琐碎的念叨中表露无遗。

如何看待人生之不如意事,苏轼应该做得非常好。笑看人生无奈,眼泪就随着酒水一起咽到肚子里去吧

相关文章

  • 笑看人生无奈——读苏轼《满庭芳,归去来兮》

    如果你已经年过半百,还一事无成,且一直在外乡漂泊,当你面临再一次踏上他乡,不知前路如何时,你的心会怎样? 我想大多...

  • 苏轼《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

  • 满庭芳(苏轼)

  • 《满庭芳•归去来兮》苏轼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

  • 今日新作

    一、 宋-苏轼《水调歌头》。 二、 宋-黄庭坚《水调歌头》。 三、 宋-苏轼《水调歌头》。 四、 宋-苏轼《满庭芳...

  • 读宋词(十三)《满庭芳·归去来兮》

    《满庭芳·归去来兮》是苏轼的词作。这首词用散文式的句子和俚俗的语言,真切的表现了作者对黄州的依恋之情。上片抒写对蜀...

  • 试题(2)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满庭芳①苏轼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

  • 简评苏轼之《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

  • 满庭芳.佳人(宋、苏轼)

    《中国诗歌集》CJA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索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

  • 随笔(满庭芳—一苏轼)

    苏轼达观豪爽?可是我有时读他的诗感觉是那种刻意追求的豪爽,不是发自内心真正的那种情感。三番几次的贬谪,意难平,无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笑看人生无奈——读苏轼《满庭芳,归去来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yg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