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美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鼓励社会的溃败,而不是抵御腐败。”
前言
2016年11月9日,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揭晓,特朗普一举击败希拉里,成了黑马总统。
消息一出,举世哗然。人们压根没能想到,这个之前人人嘲讽的“政治盲”居然成了最后的赢家。一时舆论四起,人们纷纷开始研究其后原因。
与此同时,一本新书横扫美国各大榜单,风头无两。有人说,看过它就能理解特朗普为什么能成功竞选。
它就是J.D. 万斯写的《乡下人的悲歌》。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61082/aa4644657889de6e.jpg)
本书引言
本书是一本纪实类作品,和前年大火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超级好看,讨论原生家庭之罪的自述作品,同样来自美国)类似。引言部分是作者对背景的介绍和写作目的的阐述,不是正文,但读来却引人深思。
谈起种族问题,人们往往会想到黑人、黄人和白人间的拉锯。但非美国人可能意识不到,美国现在最紧迫、最明显的种族问题还有一类:盎格鲁-撒克逊裔白人与苏格兰-爱尔兰裔白人,前者是生活在美国东北部的精英阶层,而后者则是万千白人工人群体。
作者J.D.万斯,即是后者的一员。他来自美国发展落后地区的白人工人阶级家庭,而后逆袭考进耶鲁大学法学院,也有了对自己成长环境重新审视的机会。在引言里,他这样说:
“对于这个人群而言,贫穷是家庭的传统——他们的祖先当年在南方当奴工,然后又曾当过佃农、煤矿工人,在较近的年代里又当上了机械工和工厂工人。在美国人的称呼中,他们是乡下人(hillbilliy)、乡巴佬(redneck),或者是白色垃圾(white trash)。而于我来说,他们是邻居、朋友和家人。”
作者直言,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要人们了解“穷人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精神和物质上的贫穷会对穷人家的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影响”以及他和他家庭的“美国梦”。
可能有人会联想到中国的“中国梦”,但是,美国现在的情况与中国完全不同:中国人民辛劳肯干,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似乎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农耕文明遗留。而这些贫困的美国白人阶级,则完全没有改变状况的欲望,甚至会把失败怪罪于别人。
如作者所说:
“太多的年轻人对努力工作并不感冒,而好的工作岗位却总是找不到人。……更令人不安的是,当丢掉自己工作的时候,他还认为自己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认为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掌控很少,总是想要责怪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这种现象与现代美国的经济格局格格不入。”
而无论是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的衰颓,还是每个人自身对主观能动性的缺乏,都让这本书的主旨更显悲壮。
也就是所谓的——
“乡下人的悲歌”。
关注我,接收正文部分的分析!有收获的话麻烦点个赞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