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边萦绕着慵懒的欧洲小调,窗外的白云胡乱地飘着。昨日还满身黏腻的汗渍,只过了一个立秋日,黏腻的汗渍,烦闷的空气,荡然无存。
我时常感叹古代劳动人民问天的智慧,“二十四节气”,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最近看的这本书,曾获得过国内文学权威的大奖。然而,阅读到一半的时候,我一直期盼的故事高潮还未进入,却滋生出弃读的想法。
故事是写两个性格迥异的女人,在时代的大潮中的成长。在时代的背影下,她们对自由的向往,对人生的追求,与命运的抗衡。体现出新一代夹缝中生存的女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暗线写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风雨历程。
为什么出现读不下去的想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
故事情节过于平淡,看到一半,就已经出现几处大的事件,在时间上的不吻合。有些牵强地去迎合一些什么。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如果出现虚构的故事情节,与现实不符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虚假的感觉犹然而生。
小说虽然是虚构的故事情节,但是,一定不能脱离现实的框架。也就是说,小说一定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来虚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才能使读者信服。
至于很多人在写阅读体会的时候,喜欢提到人性什么的词语,我不喜欢用到人性那个大的词汇。
不过,小说的语言简练有力,情节虽然趋于平淡,但是,也要比一般的小说稍好一些。

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