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听了一节语文课,老师一个问题出来,一个孩子故意接嘴说与主题无关的话。上课老师并没有因为我在听课而放过他。请他起立,并批评了他接嘴的行为。我和老师沟通时跟她说,如果是我,那个时候还会告知全班:课堂里的说话要养成相互尊重的习惯,要尽量围绕主题说,说出的内容要对自己或者他人有帮助,如果无法判断说话内容是否有帮助,保底要判断出哪些话会不会干扰课堂,影响大家的学习节奏,不能说哪些与主题八竿子打不着的话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哗众取宠的行为不可取。同时,课后我会再课后马上和孩子沟通。
回到班上上语文课,我马上也遇到了这样的状况。当我们在选择小组分享时,一个孩子说随机抽取小组的概率不一样,不公平。我跟他说,收到他的反馈信息,我们下来再商量更公平的挑小组的方式,这节课暂时按照这个方式推进学习。没有想到他直接在教室里情绪化地大叫“我抗议”,影响课堂氛围和节奏。我盯着他,轻轻说了一句的话:“我尊重你的感受,我们课下再聊这个问题。请现在不影响大家的学习。刚刚的抗议过头了,请注意底线。”话随说得轻,落得重,他可能从我严肃的表情里收到了我的信息,没有再说什么。
语文课快结束时,再一次和孩子们强调了“四会”课堂文化:一是会尊重。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尊重课堂,尊重知识。二是会欣赏。欣赏他人好的发言,认真倾听,主动做笔记或者语言回应他人的观点,欣赏自己的思考,有想法拿出来和大家研讨。三是会包容。包容老师有时候出现的口误或者让自己不满意的安排,包容同学有时候做得不那么好甚至做错了,包容自己有时候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当堂可自然纠错,但不纠结对错,需要讨论的地方可以礼貌地请大家研讨或者课后处理。四是会创造。语文课上,要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体会和观点,写下自己独特的思考,做语文课上的创造者。当然,这些话不止是今天才说第一次,而是平常就会强调这样的课堂文化,一旦发现不不尊重课堂、不尊重他人的言行,坚决不姑息。
课后,和大叫的孩子单独聊了很多,大多数都是他在说,我在听。其实,他并没有真正和我谈课堂上挑小组的事情,而是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很多以前的事情,包括一二年级的很多事情。里面有对老师的不同看法,对同学,尤其是女同学们的看法,对学校各种安排的看法等等。一句话,他并非是针对今天的课堂发飙,而是觉得什么什么都不公平,情绪很大。这孩子已经进入青春前期,开始各种的求公平。只要不涉及底线问题,我都只是倾听。后来,我看到他倾诉之后,情绪平静了很多,才在关乎到最基本的做人做事底线部分做了一些正向引导。孩子感受到我愿意倾听,跟我说,他还想跟我聊。因为午餐快结束,他必须去吃饭,而我连午饭也顾不上吃,马上要出去开会,才结束了我们的谈话。我告诉他:只要我在学校,随时可以找我聊,说什么都可以。有时候心理憋着,一定要找人诉说,在说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到底在想什么。
一个孩子在课堂里突然出状况,背后必然隐藏很多信息。让孩子学会尊重课堂很重要。但是,课后的交流,尤其是去倾听孩子的想法非常重要。四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对于规则的捍卫,对于公平的求取,有可能走到偏执的程度,如果课堂出状况,更需要老师课后的及时交流,倾听孩子的想法,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给孩子明确课堂的底线,做好正向引导。
网友评论